第二卷:凉州牧 第430章 善后【1】(3 / 4)

加入书签

bsp;凉州十郡,一百多个县,还不说下辖的乡亭。

    管理这些郡县都需要官员。

    真把士族都杀干净了,那就是真的连一个管理人员都没有了。

    当今天下,四百年大汉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生态。

    顶级的士族在洛阳,把控着天下官位。

    他们有任用,推举,举荐的权利。

    像是袁氏,杨氏这些顶尖的士族就在行使这种权利。

    在往下就是那些世宦两千石的大族。

    这些大族世代为官,每一代都有一个乃至于多个做到郡太守这种两千石的官员,传承上百年。

    而依托于这些世宦两千石的大族的便是小一点的士族。

    他们负责管理郡下辖的县,大多都是千石左右的官员,也有运气好的,或者是聪明的做到两千石。

    再往下的乡亭则是依托在这些小士族身上的小豪,乃至于寒门。

    这就像是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一般。

    从大汉建立之初,就已经将这如同金字塔一样层层下放的权利构造图定格了。

    段羽不是神。

    这种延续了四百年的政治生态环境,不是一两句话,一两年就可以打破的。

    想要打破这种政治垄断,就要拿出一套新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套不能被士族垄断的制度。

    现如今这种最理想的制度,便是科举。

    但科举的前提是文化普及。

    以如今天下这种民智未开的程度,科举还早。

    最起码要开民智,先要普及文化。

    而当今天下垄断知识的就是这遍布大汉每一个角落的士族。

    张奂能成为凉州三明之一,是因为早年张奂和太尉朱宠,学《欧阳尚书》。

    盖勋所在的盖氏之所以能成为凉州士族,是因为其祖传承《古文尚书》。

    袁氏之所以能成为天下仲姓,是因为有《孟氏易》的解读权。

    包括颍川郭氏的《小杜律》颍川荀氏之所以这么强大,是因为其祖乃是荀子。

    段羽深知这一点。

    所以,一打必须一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