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地底秘厅(1 / 2)

加入书签

宁州市郊,一处隐蔽的安全屋内,覃枫将一张大幅的蓝图铺在桌面上。图纸上标注着“宁江省委办公大楼建筑结构图(绝密)”,右下角盖着某工程设计院的印章和“军管项目”的红色戳记。这是覃枫通过昔日战友的关系,从军方档案库中辗转获取的原始图纸。

林悦和陈志明围拢过来,目光聚焦在图纸上。省委大楼的地上部分他们都很熟悉,但当地下结构的剖面图展开时,三人的呼吸都不由得一滞。

官方公开的资料显示,省委大楼地下只有三层:负一层是车库和设备间,负二层是档案库和部分会议室,负三层是号称能抵御核打击的应急指挥中心。然而,这张绝密图纸上,清晰地标注着地下还有第四层和第五层!

负四层被标记为“高规格保密档案库”和“特殊设备层”。而负五层,图纸上只用一行极小的字标注着:“特殊功能会议室”,旁边附有一个极其复杂的符号,像是某种权限标识。更令人心惊的是,图纸上显示,通往负五层的并非普通的电梯或楼梯,而是一部独立的、需要特殊授权的专用电梯,且入口处明确标注着“视网膜识别准入”的字样!

“视网膜识别……”陈志明低声重复,眉头紧锁,“这已经不是常规的安保级别了。这种级别的生物识别,通常只用于最高级别的军事基地或战略武器设施。”

林悦的手指轻轻划过图纸上负五层的区域,那里没有任何内部结构细节,只有一个简单的矩形轮廓,仿佛在刻意隐藏其中的秘密。“特殊功能会议室……什么样的会议,需要设在如此隐秘的地下深处,需要如此严密的安保措施?而且,在省委的公开信息中,这个楼层根本不存在。”

覃枫调出了省委大楼的公开施工记录和后期装修备案,均未提及地下四层和五层的存在。显然,这两个楼层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修建的,知情范围极小。

“如果‘园丁’的残余势力仍在活动,”覃枫分析道,“这样一个位于省委大楼正下方、极度隐秘、需要超高权限才能进入的空间,无疑是进行秘密议事、隐藏关键证据甚至庇护关键人物的绝佳场所。”

林悦回想起徐振国在书记办公会上那句石破天惊的建议,以及那份带有白梅花水印的干部任免表。这些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省委核心层内部存在的异常。这个未标注的负五层密室,会不会就是这些异常活动的核心枢纽?

“我们需要知道谁能进入那里。”林悦沉声道。视网膜识别意味着存在一个权限名单,名单上的人,极有可能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陈志明摇了摇头:“难度极大。这种级别的安保系统,通常是物理隔离的,不与外部网络连通,无法远程入侵。而且,访问日志必定受到最严格的监控。”

“或许……可以从外围入手。”覃枫若有所思,“修建这样的密室,需要特殊的建筑材料、保密通信线路、独立的能源供应,甚至可能还有专用的通风和生命维持系统。这些物资的采购、运输、施工人员的安排,不可能完全不留下痕迹。”

他尝试通过军方的渠道,查询与省委大楼同期、涉及特殊建材和安保设备采购的军用物资调拨记录。同时,林悦则利用秘书长的职权,以“排查大楼安全隐患”为由,调阅大楼的能源消耗明细和后勤维护记录,重点关注那些与公开楼层面积明显不符的异常能耗点以及涉及核心区域的维护日志。

双管齐下,很快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后勤记录显示,大楼有一项常年存在的、额度不菲的“特殊区域维护费用”,支出流向高度模糊,且由办公厅主任直接审批,不经过常规财务流程。能源消耗数据显示,即使在深夜无人时段,大楼地下某区域的基线能耗也维持在一个异常稳定的较高水平,暗示着该区域有持续运行的精密设备或环境控制系统。

更关键的线索来自覃枫的军方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