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傻柱的婚事(1 / 5)

过了没几天,老赵家两口子就提着两包点心,揣着用干净手帕包好的钱,特意来到93号院陈小满家。

赵父一进门就紧紧握住陈小满的手,眼眶还有些发红:“小满兄弟,那天真是多亏了你和弟妹!

医生说再晚一点,孩子就危险了!

这恩情,我们老赵家记一辈子!”

说着就把钱硬塞回给陈小满,“这钱你一定得收下,哪能让你垫钱还让你操心劳神的!”

赵母也把点心塞到安雨琪手里,拉着她的手不住道谢:“雨琪妹子,谢谢你那天跑前跑后,还帮着照顾我,我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陈小满和安雨琪推辞不过,见对方真心实意,也就收下了钱和心意。

又关切地问了问孩子恢复的情况,得知已经能下地慢慢走动,炎症也消得差不多了,这才彻底放心。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赵家夫妇,陈小满和安雨琪心里都暖融融的。

这世上,终究还是知恩图报、明白事理的好人居多。

远亲不如近邻,这话在这四合院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朴实的邻里情谊,与95号院里某些人那种整日里算计、占小便宜、或是眼高于顶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到95号院,就不得不提那位“鼎鼎大名”的何雨柱,街坊四邻背地里都叫他“傻柱”。

这傻柱年纪可不小了,眼瞅着奔四去了,在这六十年代中期,绝对算得上是大龄未婚青年中的“老大难”。

是他不想娶媳妇吗?

当然不是!

傻柱心里比谁都着急,看着别人老婆孩子热炕头,他做梦都想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可为啥就是娶不上呢?

根子还在他自己身上。

傻柱是轧钢厂食堂的炊事员,手艺确实不错,挣得也还行,按理说不至于找不着对象。

可他偏偏有个毛病,自我感觉忒良好,还认不清现实。

总觉得自己是八级炊事员,端着铁饭碗,就得找个天仙似的、有文化、有工作的城里姑娘,还得模样俊、脾气好、能伺候他。

厂里工会大姐、街道热心大妈没少给他介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