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年货(1 / 5)
时值深秋,南锣鼓巷的梧桐树叶已变得金黄,簌簌落下。几年时间过去,陈小满的商业版图早已今非昔比。
“陈氏实业”不仅在四九根深叶茂,如同参天巨树,业务更是辐射全国,尤其在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设立了分公司,涉足地产、新兴的电子产品贸易甚至开始尝试性的外商投资引入。
说陈氏是国内民营企业的领头羊,毫不为过,其财富和影响力深不可测。
财富积累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随之而来的便是无形却真实存在的“话语权”。
陈小满的名字,偶尔甚至会出现在某些经济政策咨询的座谈会上,虽一贯低调,但其意见已能引起相当的重视。
陈家的生活愈发优渥,但陈小满深谙树大招风的道理,家人生活依旧主要围绕着南锣鼓巷,只是93号院内部经过几次精心翻修,舒适度和私密性都极高,院里甚至停了一辆新换的、更气派的进口轿车。
陈中华清华毕业后,选择了出国深造,攻读管理学位,明显是为接班做准备。
陈瑞华也成了高大挺拔的高中生,穿着时兴的运动服,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穿梭于胡同。
与之相比,95号院似乎被时光凝固了,变化不大。
贾家的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甚至因为国营工厂效益下滑而更显困顿。
贾槐花自那次应聘失败后,赌气没去陈小满后来办的培训班,而是通过街道办找了个糊纸盒的临时工,收入微薄,转眼也二十出头,对象都没着落。
她的哥哥贾棒梗,顶替了母亲秦淮茹进了厂子,但厂子效益不好,时常发不出工资,成了家有了孩子,负担更重,整天愁眉苦脸。
姐姐贾当嫁了出去,丈夫也是个普通工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贾张氏年纪越来越大,头发全白了,腰也弯得厉害。
她常常坐在自家门槛上,或透过窗户,看着隔壁93号院进进出出的轿车,看着陈爸陈妈被小汽车接走去儿子公司“参观”,看着安雨琪穿着质地优良的大衣,拎着好看的皮包,气质愈发雍容地进出。
再看看自家的一地鸡毛,心里的酸水就止不住地往外冒。
这天傍晚,贾棒梗又因为工资的事和媳妇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