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厦门之行结束(1 / 5)
接下来的几天,陈小满和安雨琪完全沉浸在了这座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之中。
他们不像后来的游客那样追逐网红打卡点,而是以一种更从容、更贴近本地生活的方式,细细品味着八十年代中期厦门的韵味。
去鼓浪屿是必然的选择。
他们来到轮渡码头,乘坐那种老式的、漆着蓝白色调的渡轮,随着“突突”的发动机声,缓缓驶向那座仿佛漂浮于碧波之上的花园小岛。
海风拂面,视野开阔,对岸的鹭江道风光和岛上的红瓦绿树逐渐清晰。
登上鼓浪屿,首先感受到的是与厦门本岛不同的宁静与闲适。
没有机动车,只有偶尔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和人力板车。
蜿蜒起伏的小路两侧,是风格各异、但大多有些年岁的别墅和民居,有的围墙探出繁茂的三角梅,有的庭院里古榕如盖。
他们并没有刻意去寻找某个特定的“景点”,而是随心所欲地在迷宫般的小巷中穿行。
时而驻足欣赏一栋别致的骑楼建筑上的雕花,时而透过虚掩的铁门窥见一个荒芜但绿意盎然的花园。
空气中弥漫着植物的清香和海风的微咸。
“这里好多房子,以前大概都是华侨富商建的。”安雨琪看着一栋略显破败但气势犹存的别墅说道。
“嗯,中西合璧,自成一格,可惜很多都疏于打理了。”陈小满点点头,他的目光更多停留在那些建筑的格局、用料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上,这似乎能窥见当年主人的审美与生活。
他们沿着海边的小路漫步,礁石嶙峋,海浪拍岸。
在一个人迹稀少的小海湾,他们坐下来,听着涛声,什么也不说,就觉得很美好。
陈小满甚至拿出随身带的一小包茶叶,用军用水壶里的水,勉强泡了两杯淡茶,笑称这是“鼓浪屿限定版海景茶”。
岛上偶遇的本地居民,说着软糯的闽南语,神态悠闲。
他们在路边的小摊买了用油纸包着的鱼丸汤和炸五香,坐在路边石凳上吃,味道简单却鲜美无比。
安雨琪还对岛上随处可见的“馅饼”和“肉脯”产生了兴趣,买了一些准备带回北京送人。
另一天清晨,他们去了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