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去了一周。
南锣鼓巷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只是95号院愈发沉寂,像一口被抽干了活力的枯井。
贾张氏的骂声少了,或许是骂累了,或许是意识到咒骂无法唤回远走的人,转而化作更深的埋怨和嘀咕。
秦淮茹更加沉默,上下工像一具移动的影子,眼神里的空洞让人看了心惊。
棒梗依旧上下班,但眉宇间添了份以前没有的阴郁和烦躁。
槐花则更加小心翼翼,像个惊惶的小兽。
陈小满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变化。多数时候,他待在南锣鼓巷93号院里,沏一壶茶,翻看那些纸张泛黄、散发着淡淡药味的医书。
这是他早年学医时养成的习惯,至今未改,算是在商海浮沉中寻得片刻宁静。
有时,集团公司穿着整齐衬衫、夹着公文包的年轻办事员会骑着自行车送来一叠叠报表和文件,他便戴上眼镜,仔细审阅,然后用那支用了多年的钢笔,在需要的地方签下自己的名字。
他神色平静,看不出波澜。
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揣着件事。
就在昨天,他接到了从上海办事处打来的电话。
负责人老李语气平常地汇报完工作后,略带迟疑地提了一句:“陈总,前两天有个小姑娘来应聘流水线女工,看着年纪不大,挺瘦弱的,但眼神挺倔。登记的名字叫‘贾当’,听口音是北边来的……
我记得您前些天好像提过一句,让留意有没有从京城过去的、姓贾的姑娘……”
陈小满握着话筒的手紧了紧,语气却听不出丝毫异常:“哦?是么,人怎么样?”
“看着挺能吃苦的样子,就是没什么经验。
按规矩招进来了,安排在包装车间。”老李汇报道。
“嗯,知道了。
按普通员工对待就行,不必特殊照顾,但也别让人欺负了生手。”陈小满的声音平稳如常,“规矩要讲,该给的工钱一分别少。”
“明白,陈总。”
挂了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陈小满在电话机旁静坐了片刻。
上海,不是他最初猜测的广州或深圳,但也好,那边的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