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药材之渴(1 / 5)

“银翘抗感口服液”的市场成功,像一剂猛药,催动着弘济集团这艘大船高速航行。

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尖锐的“药材之渴”。

原先建立的几个定点采购基地,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很快显得杯水车薪。

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情况,严重威胁着成药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又一次愁眉苦脸地站在陈小满办公桌前:“陈总,麻黄、桂枝的价格这个月又涨了三成,而且抢手得很,好货根本留不住!

板蓝根那边也说今年雨水多,收成可能受影响……

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生产线就得等米下锅了!”

陈小满凝视着窗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这个问题,他早已预见,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迅猛。

依赖市场散户收购的模式,在集团化、规模化生产面前,已经显得脆弱不堪。

“不能再这样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了。”他转过身,目光坚定,“我们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不仅要端稳,还要端好!

要建立我们自己可控的、高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这个决定,意味着又一次巨大的投入和一场全新的、与土地打交道的硬仗。

集团内部并非没有反对声音,搞工业的再去搞农业,跨度太大,投入周期长,风险不可控。

但陈小满力排众议:“药材是中药的根!根子不稳,树长得再高也会倒!这不仅是保障供应,更是从源头确保我们‘银翘抗感’金字招牌的核心战略!”

项目再次启动,命名为“磐石计划”,寓意根基稳固。

陈小满亲自带队,组织了一支由老药工、农学院毕业的技术员、土壤专家组成的考察队,再次奔赴全国各地。

他们的足迹深入长白山余脉的茂密山林,考察模拟野生环境的麻黄、五味子抚育基地。

踏上黄土高原,寻找适合黄芪、甘草生长的沙质土壤。

深入云贵川的崇山峻岭,探寻三七、黄连的最佳种植海拔和荫蔽度。

甚至远赴西北荒漠,考察锁阳、肉苁蓉等特色药材的人工种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