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周文渊(2 / 6)

孩子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陌生的人群,也不怕生。

这时,得到消息的秦淮茹和贾张氏也急匆匆地从外面赶了回来。

秦淮茹一眼看到女儿和外孙,眼圈立刻就红了,也顾不上和邻居们寒暄,上前就接过了孩子,嘴里不住地念叨:“我的乖孙哟,可算回来了,让姥姥看看……”

贾张氏则拉着小当的手,上下打量,又是欢喜又是埋怨:“死丫头,回来也不提前拍个电报!这冷不丁的……”

院里顿时热闹非凡。

许大茂也背着手溜达过来,瞧着周文渊那派头,又瞄了瞄那崭新的行李箱,啧啧两声:“从上海回来的?那可是大地方。

周同志在哪个单位高就啊?”

周文渊推了推眼镜,谦逊地笑了笑:“单位还在办理手续,暂时在机械工业部下面的一个研究所。”

“部里的研究所?”许大茂眼睛一亮,这听起来就是个有油水的单位,“了不得,了不得!知识分子啊!”

周围的邻居们看周文渊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好奇和尊重。这95号院,工人、店员、退休职工居多,像周文渊这样在部委下属研究所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可是稀罕人物。

小当和周文渊带来的,不仅仅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更仿佛一股来自南方大都市的、与四合院日常气息截然不同的新风。

他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甚至那个婴儿用的、印着外国字母的奶瓶和柔软的纸尿布,都成了邻居们私下里议论的新鲜话题。

“瞧见没,小当那大衣,电视里上海姑娘都那么穿!”

“人家那孩子用的那叫啥?尿不湿?听说不用洗,用完就扔!”

“啧啧,部里的研究所,那待遇能差得了?你看那周同志说话的劲儿,就跟咱不一样。”

就连三大爷,回家后都对三大妈感慨:“贾家这女婿,看来是个人物。

跟咱们院里这些糙老爷们儿不一样,人家是玩笔杆子、搞技术的。”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自然也传到了陈小满和安雨琪的耳朵里。

安雨琪在院子里遇到秦淮茹,还特意去看了看小宝宝,回来跟陈小满说:“孩子真可爱,小当看着也成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