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以吾等前程,请天下学子入牧野(3 / 4)

加入书签

督大学城的情况与当地人才的产出。”

“这样的话,也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就比如……”

林一峰话说了一半,没好意思继续点破。

但三位老油条自然能够秒懂。

90年代,国内除了缺少人才,还出现着人才流失跟泄密的事情。

对于这事儿,中央包括省内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国内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被国外重金给挖走,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这样的典型不少,虽然国内也有不少回流的人才,但是相较于流失的人,只能说回来的人也只是九牛一毛。

大多数人都被《意林》之类的杂志荼毒,认为外国月亮怎么都比国内圆,最后离开了国土。

而其中国内各大高校被收买的尖端人才,将国内技术发展泄露给国外换取钱财,这也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这两类加起来,严重影响了国内的发展。

这类事情,一直是困扰各省教育乃至中央的一大难题,毕竟中央监督省内,省内监督地方,地方在监督大学,这就已经跨了多少层关系了。

等中央能够真正处理的时候,可能人都已经下飞机了,黄花菜都凉了。

林一峰给出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避免一个事情。

第一点就是整合起了所有的人才,并且可以让国家将资源全部集中,并且改善教育的环境,提供更大的机会创造出更多的研究生、博士乃至于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

让这帮读书跟做科研的人明白,在这里未来有很大的出路,能让他们更明确自身的目标。

第二点就是,林一峰这样的计划,能够让中央快速审查,抓到暗藏在教育系统内真正的蛀虫。

毕竟中州省虽然不是什么军事方面的重点省份,但是却是农业方面科研的宝地,无论世界哪个国家,都绕不过“粮食技术”这方面的事情。

林一峰这样搞,只要不出几年的时间,中州省教育环境将会彻底洗牌。

李宝山在短暂思考过后,也是给出了一个不知是称赞还是斥责的感叹。

“好大的胃口。”

严兵山也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在说完这话,俩人目光齐刷刷放在了王庆国的身上。

这事儿别看主要需要教育局跟纪检委负责,其中能不能成,还得看王庆国这个发改委能不能点头。

王庆国注意到两人的目光,也是哭笑不得地回着。

“严哥,李哥,你别看我啊!”

“这事儿我点头不算啊,赞得往上报啊!”

“不往上报,谁能知道结果。”

两人再次点了点头。

只不过两人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李宝山瞅了瞅林一峰,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小林,虽然说你的计划很美好,但你李叔我必须要提醒你。”

“这事儿就算上面点头,

“你跟他们商量过吗?”

李宝山的意思很明显。

这事儿他们能够负责,往上报也大概率能够通过,问题在于

整合教育资源固然重要,但是这些学校要是不同意,那也是白费,他们直接拖着不搬,谁拿他们都没有办法。

更重要的是,这些省重点大学得乐意来啊。

本身作为省重点,他们一年的教育经费就不少,真不稀罕稍微多加点经费就能够搬过来的,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新产物就动摇原本的校区。

好处都让他们三人捞了,可三人想不明白

作为教育出身的马宁也是有些好奇地看向林一峰,想看看他怎么回答。

对于这事儿,林一峰早有准备。

在空余这三天,他也是走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