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柳公子求见(2 / 6)
元璋盯了他一瞬,转身继续前行。走出两步,他又停住:“你们去太学。”
朱标一怔:“此时?”
“此时。”朱元璋头也不回,“太学里,学子多。让他们看看你今日的样子。”
朱瀚微微一笑:“皇兄此意甚好。”
太学大成殿前,石阶宽阔。
今日不比平日,殿前竟静得很。
学子们三三两两站在树下,看见朱标到来,先是错愕,继而肃然拱手。
“殿下驾到——”掌院的老儒声音并不高,却清清楚楚。
朱标没有绕远,他径直沿着石阶而上,到了殿前才停住,转身对众人道:“诸位,不必拘礼。今日不讲章句,不论典经。我来,只想说两句实话。”
学子们彼此看了看,最前面那一列自发地整齐站好。
有人咳了一声,压住了悄悄的低语。
朱标把手背到身后,眼睛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我知你们心里不服我,有人不服我的血统,有人不服我的资历,还有人不服我今日所行之事只是顺水推舟。你们不服,我不怪。”
学子们显然没想到他开口便如此直白,许多人微微一愣。
“我今日不求你们心服。”
朱标继续道,“我只求你们亲眼看见。看见我做了什么,看见我愿意怎么做。”
人群里,有人抬起手来:“殿下何以让人看见?”
“见不是靠嘴说。”朱标平静地笑了一下,“见是靠行。”
“礼不在口头,在行。”
人群后面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格外煞风景地接了他的头一句。
众人回头去看。
那人衣冠整洁,神色从容。有人认出,低声道:“韩侍郎……”
韩朔踏上石阶,目光直直看着朱标:“殿下既言‘在行’,可否就今日所行,答我一问?”
朱标点头:“你问。”
韩朔慢慢道:“今日途中之事,有人动刀。殿下若心向仁恕,缘何不令随行者暂停,劳烦围观之人受惊?”
学子们面露错愕,这个问法看似温雅,实则直指“你明知有变,何以不避”。
若这句问住了,朱标今日的风头就成了鲁莽。
朱标却笑:“你说得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