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换血(3 / 6)

加入书签

bsp;   欧阳戎顺应隐隐大势,辅助浔阳王府、化解离卫之争亦是如此。

    他们这具躯壳自发生产的新鲜血液,欧阳戎更像是外乡人。

    若把王朝比做身体,那么一具相对健康的躯壳,内部是能够正常换血的,不需要旁人插手太深,也无需无双国士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就像前世的蜀汉丞相那样,相反,正是因为躯壳不健康了,才需要无双国士事事躬为,呕心沥血。

    总而言之,若这座建立不足百年的大一统王朝还拥有欧阳戎此刻仍信的蕴育太平盛世的换血潜力,那么就不需要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是没有了,是像李正炎说的那样腐朽不堪、垂垂老矣,连一次匡复军起义都无法压倒性地扑灭,那么欧阳戎也没有为它必要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所以欧阳戎拒绝了行军大帐长史的职务。

    他选择留在浔阳城,看护浔阳王府,同时继续盯着亲手督造的这座用途蹊跷的东林大佛。

    平息李正炎的匡复军之乱,不会深度参与,秦竞溱等人能够解决,大周朝有的是名将解决。

    欧阳戎唯一要做的,就是充当外来的润滑剂,减少斗争烈度,尽量少波及底层百姓——所以对于西南沿途州县在内战中的望风而降,他从来没有指责过,反而一向容忍理解。

    而谦让此职,还能和新上任的秦竞溱卖个人情,顺手而为。

    下午,欧阳戎继续处理朱凌虚事件的后续事宜。

    这场风波的收尾之事,落在了欧阳戎身上,

    因为容真要监军,而王冷然不敢接,怕被朱凌虚父子牵连,为了避嫌,最近充当起了缩头乌龟。

    此前与朱凌虚牵连之人,欧阳戎都有相应处理。

    像家中奴仆、美妾,欧阳戎全部散银遣散。

    除了包括陈老三在内的数名朱家顽固亲卫外,其它大多数卫兵都被欧阳戎高举轻放。

    至于前军中那些由卫氏、朱凌虚任免的将领,欧阳戎和容真商量了下,决定留给马上赴任的秦竞溱甄别处理。

    总而言之,雷声大雨点小。

    这让本以为欧阳戎接下来要打击报复、借题发挥的王冷然,有些诧异,白天遇见时,看欧阳戎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

    容真也多瞧了他两眼。

    欧阳戎不在意。

    傍晚下值,离开江州大堂。

    他没有返回槐叶巷宅邸,径自去往浔阳王府。

    眼下欧阳戎与浔阳王府的关系,已不需要遮遮掩掩。

    轻车熟路,入府用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