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式狙击枪(2 / 4)
就听你的!拳头要硬,刀子也要快!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
这一次,陈致远没有客气。
他直接点名要了全军最好的枪械专家、光学专家和特种弹药工程师。
在第七研究院那堪称不计成本的资源支持下,一个代号为“鹰眼”的项目组,高速运转起来。
碍于时代的限制,许多高精尖的材料和加工工艺都无法实现。
但在陈致远脑中那来自未来的完整技术体系面前,这些都不是问题。
没有高精度冷锻机床?
陈致远直接拿出了全新的枪管内膛渐进式拉削工艺,用现有的设备,达到了更高的精度。
光学镜片研磨达不到要求?
陈致远修改了镜片组的设计,用一种巧妙的组合方式,规避了单一镜片的高精度要求,却实现了超越时代的分辨率和透光率。
弹药的装药不稳定?
他直接给出了全新的发射药配方和弹头空气动力学外形,让每一发子弹的弹道,都稳定得像是在电脑里计算出来的一样。
短短一个月后。
京郊,陆军特种作战大队的专属靶场。
孟山将军、赵刚,以及一群肩扛将星的军方大佬,全都表情严肃地站在射击位后方。
在他们面前,一名身形笔挺、面容冷峻如冰的士兵,正趴在射击位上。
他叫冷锋,是全军公认的“兵王”,狙击记录的保持者。
“报告首长,800米人形靶,准备就绪!”
观察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
“开始!”孟山将军下令。
冷锋没有动,他身边放着的,是他那支擦得锃亮,已经人枪合一的79式狙击步枪。
他今天,只是一个见证者。
一名来自第七研究院的研究员,小心翼翼地将一支通体漆黑,造型科幻的“鹰眼”狙击步枪,架在了他面前。
冷锋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作为一名顶尖的狙击手,他相信的只有自己手中的伙伴。
对于这种华而不实的“新玩具”,他本能地有些排斥。
但军令如山,他还是按照要求,将眼睛凑到了那个比他见过任何瞄准镜都大得多的目镜上。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