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暂在赵州安顿(2 / 3)
三人才算此事了了。
在赵州的这些日子,林岁安学会了生存之道。在契丹人经过时要低头垂手表示恭敬,不然随时给一记大耳瓜子,有时更多的是直接一刀。所以林岁安从不敢让红丫出后院,就怕一不小心遇到了契丹兵会被一刀解决了。
林岁安仨就在赵州平安地生活了十天。
清晨的赵州药市刚开张,陈记绸缎庄的伙计就匆匆跑来济世堂。
“林姑娘,掌柜的让我来传话。”伙计擦了把汗,“商队三日后要往大名府送批药材,缺个懂药性的随行。”
伙计递给林岁安一个桐木匣子,里面是:
1.盖着赵州府印的“公凭”一份
2.烫金名刺三张(林大丫、红丫、小豆丁)
3.药行担保文书
4.防疫特批路引
“东家交代了。”伙计压低声音,“契丹人查问时,就说是往大名府送防疫药材的。”
林岁安细看路引,上门赫然写着:“苍术二十石,艾叶十五担,赴大名府防疫。赵州药行具保。”
看着匣子里面的内容,林岁安真是感动至极。因为赵老四的善意,在他得瘟疫时,林岁安不忍看着他死去,救了他一命。没想到得到的是这么大的帮助,这相当于救了林岁安他们仨小的三条命啊!
收起匣子,林岁安就在济世堂安心地干活。
在出发的前天夜里,赵老四还给送来了串铜钱。钱币边缘被刻意锉出锯齿。
“南宫县的税吏认得这个。”他顿了顿,“若有人问,就说你们是‘药行学徒’。
林岁安又给赵老四拱了拱手,拜了个礼:“大叔,谢谢您!劳您费心费力为我们着想。”
赵老四摸了摸林岁安的头,笑了笑:“我们遇上是缘分,大叔也承蒙你的救治,此次一别就不知何日再能相聚,照顾好自己。”
第三天,天还没亮,林岁安背着小豆丁,牵着红丫来到码头。漕船“清河号”静静停泊,船身吃水线处满是划痕。
没想到船公还是熟人周伯,这下子林岁安就更放心了,周伯帮她们藏在货舱的药材堆里。“遇到盘查就装睡。”他叮嘱道:“契丹人最烦吵醒的孩子,实在躲不过也不要哭闹,不然谁也救不了你们。”
老周再三叮嘱后就出去了。
林岁安也耐心的跟红丫叮嘱了几遍,直到红丫点头应下才放过她。
林岁安在船上等了一个时辰左右,就在船马上要启程的时候,突然码头传来喧哗声。一队契丹兵穿着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