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山珍4(3 / 4)

加入书签

肉肥松蕈美……”

说着突然回正脸,笑着走近海棠,手朝门外一点,道:“到祖母那去,就说是我俩来求的,让她吩咐东厨的大师傅给做个‘八珍炮雏’,你也去帮忙,记得叮嘱大师傅,多加两样山珍,却不要薏苡仁和枣栗。”

海棠先是一愣,后才恍悟,却也未显激动,还是回头面向宁玉说了一声才忙忙抽身而去。

这边淑兰也即刻转到床边坐下。

宁玉却已开口:“姐姐刚才交待去做的是个什么菜?我只听懂‘八珍’二字。”

被抢先一步的淑兰倒也不恼,不仅仔细把后边“炮雏”

二字说明白,甚至还主动跟宁玉讲解起这道菜来。

宁玉一边暗叹自己刚才居然给理解成“庖厨”

,一边却在奇怪,这人分明有话要跟自己说,这地方都清场了,她怎么倒不着急了。

直到听至后段也才明白,为啥淑兰突然又不着急了——这道菜费时,她又安排海棠盯着,自然也就不着急了。

淑兰道:“这道菜并不稀奇,京里人家都有能做的,可这府里东厨那位大师傅,别的不敢说,就今天这道菜,我是真没在别处吃过更好的。”

宁玉奇道:“姐姐不是说都会做吗?

淑兰又道:“菜式寻常,可用料和火候却是见功夫的。”

这话宁玉特别赞同。

民以食为天,这话古今通用,烧菜这一项,尤其追求锅气的热菜,与其说有什么暗方秘法,还不如说差距在于掌勺人的火候把控跟用料差距。

于是央求着淑兰说得更仔细些。

比之现代的直白,古代人为菜肴命名时,看似字句凝练,但只要细看字义,自会明白这是种文雅的直白。

八珍炮雏,说到底就是“煨烤馅料酿鸭”

取肥嫩雏鸭一只,净腔,填以八珍馅料。

馅料多以黍米、葵菜、薏苡仁、雁肪、山珍、枣栗及肉糜为主、佐以姜末、桂皮碎及调味混合均匀。

听到这里,宁玉忍不住打断:“薏苡仁和枣栗既是主要,姐姐刚才为何还特别叮嘱不要这仨,还说多加两样山珍,这山珍又是什么?都有什么?”

要知道,刚刚敷眼之前跟沈氏聊到银耳,宁玉也才现这里的人把银耳叫做“山珍”

,如果山珍指代银耳,那现在这道肉菜里的山珍,难道也是?可淑兰又说还能多加山珍,这下宁玉还真是有点糊涂了。

淑兰一听,笑道:“倒是耳尖,这都让你记住。”

遂放下手来,继续道:“其实,若依着我,才不愿意叫那什么‘八珍炮雏’,我倒宁可学那市井之说,叫它‘松鸡笋酿鸭’。”

宁玉错愕地“啊”

出声来:“怎么又有鸡?”

这下淑兰笑得更大声:“果然还是不能这样讲,倒是弄糊涂了。”

说罢又是好一通解释。

宁玉终于明白,山珍指代野生品,而所谓的“松鸡笋”

,正是三样“山珍”

,分别是:秋天的蘑菇,这里叫“松蕈”

;鸡?菌,这里多叫“?子”

,为齐国特有,肉质肥厚鲜甜;而此处的笋指的笋干泡。

而淑兰之所以特别强调排除那已有的三样,说出缘由时,倒是让宁玉好一阵感动。

原是那天晕针,昏迷呕吐后,府医在问出宁玉吃的东西后指出此时的她不宜吃枣类,淑兰听进去了,也记下来了。

今天这道菜,枣栗虽为常用,也要搭配薏苡仁的甜,若单单取了枣,余下两样似也缺了什么,索性三样都取开,代以“松鸡笋”

,配上原是来自野外的葵菜,自有一番山林野味的意思。

宁玉听了,心中触动,不觉伸出手去。

淑兰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