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矛盾根源(3 / 3)
们察觉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个可能的陷阱就已经成了德国人的阳谋了,而且让旅长先顶上去,已经算采取沙箱措施了。”
通过兵人之间特殊翻译器理解了“智脑”的专业术语并给出解释的“图司机”,丝毫没有觉得把薯条君当成踩陷阱的工具人有什么不妥。
而看着“图司机”通过薯条通信同步发给自己的几张照片“智脑”也迅速理解了“图司机”的想法,
“那我的建议是,下次这种事情你和旅长说。”
至于照片中的内容,自然是昨天晚上收到最高苏维埃最新《说明》的薯条君,将其甩给正加班到冒烟的“图司机”等人时的躺平姿态。
当然如果薯条君知道了这种情况,大概还是会选择去当不太用动脑子的工具人。
(一些解释:
里奥·盖尔·冯·施魏彭博格男爵
普鲁士正黑旗军事贵族出身,其所在家族曾出过两名普鲁士陆军元帅,是和古德里安一样的德军装甲兵先驱。
在战前历任德国驻英国、比利时和荷兰的武官,在1937年成为德国最早的三个装甲师之一的第3装甲师师长。(古德里安是第2装甲师师长)
并在后续的一系列战役中与古德里安合作。
当然由于施魏彭博格在入侵苏联时的光芒大部分都被古德里安、莫德尔等人所掩盖。
再加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施魏彭博格更为人所熟知的经历是,其在1944年指挥西部装甲集群时被盟军“暴揍”。
pS1:西部装甲集群是德军用于防御法国的装甲部队主力,计划被用于将登陆的盟军赶下海。
pS2:第24装甲军是莫斯科战役中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德军部队,在那个着名的谣传——“我们已经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屋顶”中,这一报告就是被该军所属第3装甲师(师长是莫德尔)发出的。
pS3:施魏彭博格在1940.4.1晋升为上将时,被授予的军衔是骑兵上将,直到巴巴罗萨前夕(1941.6.4)才被改授为装甲兵上将,只是他这种变动,更多的是荣誉上的变动,和众多“赶鸭子上架”的苏军装甲部队指挥官完全不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