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军刀组覆灭(1)(4 / 5)
实际的信念体组织形成往往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
比如最高苏维埃最后实现信念体技术突破也是依靠了他们灵感来源“不明”的“科学工程”;
而至高雅利安帝国内部的元老分区模式,也让其有在局部地区创造一群理想坚定者并催生一个信念体的能力,甚至这种方式目前是至高雅利安帝国创造类信念体生物的“常用”手段。
3、关于净土宗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中受众最广、流传最久的宗派之一,其核心特点简单说就是“简便易行、仰仗他力”。
其中“仰仗他力”由其核心思想诞生。
净土宗目前被认为起源于东晋末年,是当时较为昌盛的佛教,对当时极为动荡的社会环境(两晋南北朝的乱世有多乱我只能说懂的都懂)的一种反应。
即当时普通信众都极为渴望一个和平的乐土,那么作为香火汇集的寺院,在部分承担教化和稳定社会的职责的过程中,里面的大和尚就会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种渴望以回应社会意识需求。
而在当时社会环境背景下,在佛教思维体系下思考救世问题的一个可能性最大的结果就是,一种可以称之为“躺平”的思潮,在汉传佛教出现。
比如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召集123位名士、僧人结“白莲社”(被认为是净土宗的起点),其目的是共同念佛求生西方(即大家一起祈祷,这样佛陀就会渡大家去西方极乐)。
而这样的思潮在经过之后数位大和尚的发展之后便成了净土宗,其中净土二字便是指的西方净土,即这个流派的最高追求往生净土。
PS:两晋南北朝的超级动乱,不仅对佛教有这样的影响,对当时的儒家士大夫和道教发展也有类似影响(因为需要回应相同的社会意识需求,所以三教融通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
比如儒家思想之中长出来的“极端避世”派竹林七贤、陶渊明等。
比如道教之中虽然还有继承祖上造反传统的,但更多的也开始引入佛儒两家思想,将自己转变成能和政权合作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形状,并最终在唐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国教”。
所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认为,这类“躺平”思潮(社会意识)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客观的生产力发展和物质再生产过程(社会存在中的经济基础)被长时间严重破坏,导致普通人连幻想现实之中的未来会变好都做不到。
只能转而幻想能有一个虚拟的“桃花源”或者来世净土来自我安慰。
而再推一步,发生这样的事情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魏晋南北朝小冰期对农业封建社会生产能力的根本打击大幅放大了封建社会(社会存在中的上层建筑)的结构性矛盾(未能适应客观规律变化以至于主观矛盾被几何放大)。
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进步根本在于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同步跟上上层建筑的建设。
至于“简便易行”则由净土宗仪轨法门而来。
客观上讲人类宗教发展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降低门槛的简化过程。
即一个宗教(特别是在东大)只有戒少愿多才能大发展。
而净土宗能成为汉传佛教最大流派之一,原因便在于此。
首先,净土宗将实现最高追求的理论,从禅宗、法相宗等强调通过个人禅定、思辨破除烦恼、明心见性得以摆脱苦难的哲学门槛降低到了,你只要遵守一些标准,达成一定条件,那么到死的时候佛陀就会渡你。
即所谓依靠佛陀愿力实现目的,这也是佛教在传入东大后的一次本地化,因为在此之前佛陀并非东大特色的人格神(东大特色人格神:你拜他他给你好处的神)。
其只是觉悟者(脱离苦海的人)的代称,是一个群体,或者说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并没有明确帮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