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吕惠卿:官家心里果然有章(2 / 10)

加入书签

sp; 本来,皇帝们也没觉得这青词有多重要。

    但士大夫文臣们一抗拒,那皇帝对这个事情就重视起来了!

    什么?

    你不愿意写?

    很好,很强大!

    既然你这么尊孔重道,以至于到了不遵朕意的程度。

    那就不要做官了!

    回家吃自己吧!

    于是,自唐代开始,让大臣写青词,就成为了一种君权对大臣的规训手段。

    愿不愿意给皇帝写青词,成为了衡量一个大臣是不是忠臣的条件。

    反正,在皇帝眼里,愿意写青词的,未必忠心,但不愿意写青词的,肯定不是忠臣!

    道高于君!

    这样的人,绝不可用!

    而,士大夫们,则普遍很委屈,在写青词的时候是能敷衍就敷衍。

    毋庸置疑,这进一步刺激了皇帝们的神经。

    尤其是入宋后,赵官家们,开始仔细审核每一篇大臣写的青词。

    待制以上,必须人人过关!

    谁要是敢敷衍,谁就不要想提拔、重用!

    所以,赵煦让苏轼写这篇青词的目的,其实是在测试苏轼。

    从结果来看,苏轼起码是过关了。

    这篇青词写的很得体,并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