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专一制造军器局的进步(1 / 5)
接下来的时间,赵煦开始进入挂机状态。
政务基本甩给吕公著、蒲宗孟为首的都堂班子??他们两个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蒲宗孟,干劲十足,精力充沛。
也就是贪点、爱享受一些。
...
夜色如墨,沉入山峦褶皱。陈砚坐在阳台上,指尖轻抚铜铃,那温润的触感仿佛在回应他的心跳。北斗天枢星忽明忽暗,像是天地间某种隐秘节奏的节拍器。他闭上眼,耳边不再是城市的喧嚣,而是地脉深处低沉的震颤??像巨兽苏醒前的呼吸。
突然,铜铃一震,玉罗盘从书包中自行浮起,悬于半空,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定格西北方向。与此同时,《地理通义》自动翻开,苏婉的声音幽幽响起:
>“归衡会已启动‘逆脉协议’第一阶段,在祁连山断裂带布下九阴锁龙桩,意图截断黄河上游龙气,引雪崩掩埋生态屏障。”
>“若七日内不破阵,西北三省将连降黑雨,草木枯死,牧民逐水而逃,百年绿洲化为荒漠。”
陈砚猛地睁眼。祁连山!那是华夏脊梁之一,也是古代“西龙”主脉所系。他翻出手机查看新闻,却只看到一则简短通报:“甘肃张掖地区发生异常地震活动,专家称属自然现象。”配图是裂开的戈壁滩,裂缝中渗出暗红色泥浆。
“自然现象?”他冷笑,“那是地血外溢!”
没有时间犹豫。他收拾背包,将《地理通义》贴身藏好,铜铃系于腕间,罗盘收入特制绒盒。凌晨四点,他搭最早班高铁北上西安,转乘长途汽车深入河西走廊。窗外,黄沙漫卷,远处雪山巍峨,可他感知到的却是大地的哀鸣??某些地方的地气已呈灰黑色,如同经脉中毒。
抵达张掖时已是次日下午。他伪装成地质考察志愿者,混入当地科考队临时营地。帐篷林立,仪器嗡鸣,几位教授正围着一台地震波分析仪争论。
“这不可能!”一名老教授拍桌而起,“震源深度不足五百米,能量却堪比六级地震,而且集中在同一断层反复激发!这不是构造运动,是人为共振!”
陈砚悄然靠近,低声问:“我能看看数据吗?”
对方瞥他一眼:“你是哪个单位的?”
“清华地学系研一。”他随口编了个身份,“导师姓李。”
老教授犹豫片刻,点头同意。陈砚接过平板,手指划过波形图,瞳孔骤缩??频率曲线竟与《地理通义》中记载的“九阴锁龙阵”完全吻合!更可怕的是,每根桩位都精准钉在龙脉节点上,且使用了掺杂稀土元素的合金材料,显然是借助现代科技强化古代邪术。
“他们把风水当成武器了……”他喃喃。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