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猛踩油门(2 / 5)

加入书签

sp; 赵煦表示:朕现在信了!

    这种事情辩经是没有意义的。、

    这既是因为两宫都是迷信的人,也是因为士大夫们其实根本不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赵煦根本做不到,既能说服两宫,也能让士大夫们闭嘴。

    索性,打开思路——朕信了!

    朕不仅仅信了而且朕还大做文章。

    “太母、母后,孙臣以为,天不降雪,恐怕和狱中有冤情相关……”

    “不如下诏永兴军等地,命各路提刑官和州郡判官们,清查各地刑狱,审结积案,力图狱空!”

    “至于京师,更当重视,不止要令开封府督促有司,催结陈年积案更当审查三院,看看有无冤案……”

    两宫都是点头,她们也是这个想法。

    甭管大臣们说的有没有道理,现在,明摆着老天爷不下雪。

    在迷信的两宫眼中,这是老天爷在示警啊。

    为什么示警?

    要么有冤案,而且是涉及了大范围的冤案。

    要么就是朝中宰执里有奸臣!

    两宫当然不肯承认,朝中有奸臣。

    因为,这些宰执要么是先帝留下的辅臣,要么就是两宫自己任命的宰执。

    若这些人里有奸臣,那就要么是先帝用人不当,要么就是两宫自己识人不明。

    这……对现在的两宫都是不可接受的。

    前者向太后不同意,后者太皇太后不愿意认。

    所以,就只能是有冤案了。

    赵煦则趁机,悄咪咪的先烧个冷灶,假装担忧的说道:“太母、母后、孙臣这心里面,不知道为何还是忧虑啊!”

    “若这上苍示警,不止冤案,更有可能是兵祸该当如何啊!”

    两宫顿时也紧张起来。

    “兵祸?此事何解?”向太后连忙问道。

    赵煦叹息着,道:“孙臣听说,当年,西贼元昊反叛之前,大宋也有天灾!”

    “孙臣在集英殿,先生们曾说过,要编纂一部《三朝宝训》,以仁庙、英庙及皇考宝训,教授于孙臣……”

    “孙臣这些日子来,在福宁殿中,命人取崇文院中仁庙种种宝训、德音以自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