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向宗回、高公绘: 我也可以听话,我也可以做事(5 / 8)

加入书签

bsp;   根据当地的走马承受以及地方文武大臣的报告。

    资圣寺的建设、用工,基本都是吐蕃人和横山的羌人甚至是党项人包圆了的。

    人家去资圣寺朝圣的时候,无比慷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据说光是吐蕃邈川大首领温溪心一次朝圣,就向资圣寺供奉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香油两千斤,还献马五百匹,以助佛事。

    另外一个大首领溪巴温,更是曾出‘丁壮千人,以助修寺’。

    其他人,也都是这么个路数。

    好多去资圣寺朝圣的人,甚至以为自己能参与修建这样一个供奉佛牙舍利的圣地而自豪。

    工钱?

    要什么工钱?

    人家自带干粮,免费修寺。

    于是,在那熙州的抹邦山上,出现了汉人、吐蕃人、党项人、羌人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挥汗如雨,同心协力的诡异场面。

    今年甚至开始有西域那边的胡人,也参与了进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向宗回、高公纪的政绩,那是相当的好。

    所以,在这个太皇太后圣节将近的时候,已经有大臣,开始以‘向、高二国亲,忠心社稷,用心王事,可堪外戚典范,乞推恩’的要求,要封赏这两位国亲了。

    据说,都堂那边都已经拟好了给向宗回、高公纪的封赏条件。

    向宗回可能会以四方馆使遥领观察使,高公纪则可能以客省副使遥领防御使。

    这就是横行官了!

    而且不是汴京城里的那种,纯粹是靠着磨勘、推恩的虚衔。

    而是货真价实的实权横行官。

    一旦如此向宗回也好,高公纪也罢,一旦回朝,虽然从此不再可能出知掌权。

    但是……

    十年之内,升到正任节度,是一点毛病也没有的。

    甚至,生封郡王,受天子礼遇,以为外戚勋贵之首,也不是不可能。

    自然,向宗良也好,高公绘也罢,能高兴的起来才怪。

    因为这意味着,将来他们的子孙,在起跑线就已经输掉了。

    哥哥家的孩子,一出生,就比自己家的孩子少奋斗十年甚至二十年。

    这谁受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