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冤假错案(2 / 7)

加入书签

nbsp;整个天下,这個级别的文臣,不会超过三百。

    这种级别的文臣,已经是统治集团的核心骨干了,论地位,实际上和李宪是同级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受制于内臣?

    这一点,赵煦心里面是清楚的。

    不过,他看着李宪,问道:“那缘何台谏与诸位舍人,都说康直昔年‘谄事’甚至‘奴事’都知?”

    李宪顿首拜道:“大家,臣冤枉啊!”

    “所谓康直‘谄事’乃至‘奴事’臣,纯属子虚乌有!一如当年小人李若愚,为诘难王襄敏公(王韶谥襄敏)开边,于是,竟言古渭竟无一亩荒地……几误先帝大事!”

    赵煦听着,也是脸一黑。

    李宪说的,是当年的一桩公案。

    在王韶上平戎策后,赵煦的父皇,任命其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实际主持开边工作,于是王韶修筑古渭堡,并以此为核心,建立通远军,然后以此为基地开始了熙宁开边战略,最终取得了拓土三千里的功业。

    但在一开始,王韶遇到的阻力,却是大的超乎想象。

    时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的李师中,甚至直接跳起来,和王韶唱对台戏。

    其他文武官员,也大都不配合。

    为此,赵煦的父皇不得不罢免李师中,换上老将窦舜卿。

    但李师中是个玩弄政治斗争的好手。

    所以,他在被罢免后,一直弹劾王韶谎报军情、欺君等事。

    其主要攻击点,就在王韶报告朝廷,筑城古渭后,发现当地有至少上万顷的荒地可以开垦。

    而李师中认定,王韶在撒谎,欺骗朝廷。

    哪里有什么一万顷?

    一顷都没有!

    全是熟地,皆是弓箭手所有的军田!

    双方官司在朝廷打的不可开交!

    而,赵煦的父皇坐在汴京城里,去哪里知道几千里外的古渭堡的具体情况?

    他一生连开封府都没有走出去过!

    不止是赵煦的父皇如此,朝中大臣,多数也是如此。

    于是,李师中和王韶的这官司,在当时的汴京君臣眼中,属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于是,王安石提议派人去实地调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