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冤假错案(4 / 7)
这才有了今日的熙河兰会路!
但,此事的后果,依然极为恶劣!
首先,从熙宁三年十月,王韶被降授,到熙宁四年六月洗清冤屈,官复原职,整整八个月,王韶无法工作。
若再算上之前,打嘴炮官司和内耗的时间。
相当于王韶至少白白浪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整整一年多,他除了修筑了渭源堡外,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干!
而按照王韶在熙宁四年,官复原职后的进军速度和效率来看——足够他在熙州站稳脚跟了(熙宁四年六月到熙宁五年七月,王韶进军抹邦山,并在这里击败木征、瞎药(包家兄弟,从此宋军在熙州站稳脚跟)。
而一个健康的王韶,总共才几年?
其次,此事使得党争向着极端化发展。
事实已经证明,旧党的人,为了阻止变法,是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甚至不惮于用欺君的手段,不惜蒙骗天下。
他们为了赢,已经不择手段。
王安石和他的新党盟友们,也只能加速跟上。
新党、旧党之间,从此再无互信。
哪怕到今天,李清臣、安焘、邓润甫这些新党执政,在和吕公著、李常、傅尧俞集议的时候,也依然不得不防着对方,也依旧不敢相信他们。
这就是,赵煦想方设法的要拜韩绛为相的原因。
韩绛这个裱糊匠,是新党能相信(他是熙宁变法的传法沙门,在新党眼中是自己人,同时他还取得了王安石的支持与谅解。),旧党也能信任(韩绛出知地方后,一直是中立派,而且其与吕公著、文彦博等人都有着香火情,更和范纯仁、范纯粹、吕大防等旧党青壮派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信任这种事情,在政治上太重要了。
若不是韩绛拜相,信不信,如今的朝堂上新党、旧党的人,早打出狗脑子来了。
哪里还会和现在这样肯捏着鼻子合作?
扯远了!
赵煦收敛心神,看向自己面前趴着的李宪:“都知所言之事,朕也曾听皇考说过。”
“李师中为了党争,罔顾社稷,李若愚等狼狈为奸,延宕军国大事,皆曰可杀也!”
说着,赵煦就有些咬牙切齿。
只恨自己不是大汉天子或者大唐天子。
不然,他就可以下诏,将当年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