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德教(6 / 7)

加入书签

有如此,抵当所方能造福百姓,造福国家,而非是成为国家的蠹虫与毒瘤!”

    “故此……”

    “晦叔责任重大!”

    “须得不时敲打彼辈,叫他们乖顺听话,也叫他们按照都堂的意志走!”

    吕公著听着,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

    扑买抵当所的,都是什么人?

    姓曹的、姓刘的、姓王的、姓杨的……

    而在这些人背后,还有着武臣们的身影。

    这些家伙,怎么可能乖乖听话?

    他们要是能听话,熙宁变法的时候,也就不至于闹出那么多的幺蛾子和事端来了。

    韩绛轻笑一声,道:“所以啊,这需要晦叔去敲打彼辈!”

    “匡正他们的行为,叫他们走正道。”

    “若有人误入歧途,晦叔当及时点醒。”

    “实在不行……太学的地方还是很大的,容得下足够多不听圣人之教,不敬国家法度的乱臣贼子!”

    吕公著听着,吁出一口气来。

    太学吗?

    驸马都尉郭献卿和前知吴安持这两个先例,开创了大宋,处置勋贵武臣的全新赛道。

    汝大逆不道,败坏纲常,目无法纪,不守圣人教诲,不尊君子之教!

    天子圣德,且令汝入太学,再受圣人教诲,饿汝体肤,劳汝筋骨,空汝本身,使汝动心忍性,曾益汝之所长!

    真真是宽宏大德。

    士大夫们只会点赞,而被送进去的人,还得磕头谢恩。

    就像郭献卿与吴安持。

    现在,他们两个,每个月初一十五,都得写一封谢表,呈递入宫,感恩戴德,叩谢天恩。

    同时,还须得仔细用圣人经义反省自己的过错。

    这关乎,朝廷对他们的评价。

    御史台的乌鸦们,现在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每个月初一十五,对郭献卿和吴安持的谢表挑刺。

    于是,郭献卿的经义水平,在过去一年中突飞猛进。

    如今隐隐已被士大夫们规训成自己的形状了。

    便连吴安持,也已经老实了许多。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