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起波澜(5 / 7)

加入书签

住的地方,是汴京新城北厢的夷门坊。

    这地方看名字就知道了。

    是汴京城的夷狄胡商聚集地。

    什么吐蕃、回鹘、波斯、大食商人都有。

    此外,这里也遍地都是胡教的教堂。

    祆庙、大食庙、景庙,还有鲜为人知的一赐乐业庙,都集中在这里。

    老实说,若非实在囊中羞涩,朱光庭是不愿来这里住的。

    但没办法!

    他只是以朝请郎为监察御史,他的本官每月俸禄三十贯,监察御史每月料钱三十千,直集贤院的贴职,每月能拿到十贯,另外每个月监察御史能拿到五千钱的餐费。

    看似很多,但居汴京,大不易!

    京城中,地段稍微好一点,环境稍微好一点的地方的一进的小院子,每个月的房租都在五十贯以上!

    稍微大一点,就要七十贯了。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当年的欧阳文忠公还有宛陵先生梅尧臣,在他这个官职的时候,住的也是汴京的破落民居。

    这两位先生,都曾写诗,描述过他们的居住环境。

    据说,去年汴京学府热卖的时候,有那好事之徒算过账。

    按照汴京学府最小的一千平尺的房子,需要五万贯来计算。

    那么,一个正常的文臣从七品朝官的合法收入,那么他即使不吃不喝,分毫不花,也需要足足四十年,才能凑够可以买下一套汴京学府最小面积的房子的钱。

    不过,如今,随着汴京学府的房价上涨。

    可能需要八十年,甚至一百年了。

    但,这还算是好的!

    想当年,欧阳文忠公做梦都想要在汴京买一套房子,实现以房养老的梦想。

    但他到死,也终究没能在汴京买下他的梦中情房,最后,只能在颍州(今阜阳)的西湖畔买了一套二手房。

    而文忠公,可是天下文宗啊!

    他都买不起京城的房子,甚至只能租住下雨就漏水的破房子。

    朱光庭对自己能在京城买房,已不报希望。

    他现在就期盼着,攒够钱在洛阳购置一套小院子,将来颐养天年。

    但就算是这个梦想,也有些遥不可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