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面试(1)(5 / 7)

加入书签

nbsp;   于是,钱勰几乎是立刻就表忠了:“陛下爱幸,臣无以为报,独尽忠效死而已!”

    赵煦轻轻点头:“学士的忠心,朕当然相信!”

    对钱勰的人品,赵煦看的很准确。

    这就不是个有气节的文人。

    准确的来说,气节对其而言,只是一个需要的时候才会重视的东西。

    为了向上爬,钱勰是可以不惜代价的。

    就像在元丰八年前,钱勰是倾向新党的中间派。

    在如今,他是调和派的中坚力量。

    天天说着‘党争害国’、‘你不能只在胜利的时候才爱君父’一类的话。

    而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元祐时代,此君在太皇太后垂帘后,迅速撕下了自己中间派的伪装,直接跳到了旧党阵营,对新党开炮。

    其负责给章惇写的责贬诏书内容,那可是一点也不客气!

    用词之激烈程度,不比苏轼给吕惠卿写的责授诏书轻多少。

    一句‘泱泱非少主之臣,悻悻无大臣之操’,让老章记恨了一辈子!

    所以,绍圣初年,章惇一回朝,第一个被拉清单的,就是这个钱勰钱穆父!

    钱勰不止公事上是个墙头草,私事上也是一般。

    他和苏轼是好朋友。

    但,当年乌台诗案爆发,钱勰却选择了明哲保身,没有给苏轼辩解。

    当然,你可以说,钱勰为了自保,无可厚非。

    可问题是,替苏轼辩解,在当时的朝堂上,并没有风险。

    章惇、王安石、司马光、富弼、文彦博,都已经出头了。

    钱勰当时替苏轼说几句,最多算个跟风而已,不会有人打击他。

    但他没有说话。

    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事情。

    所以啊,赵煦才会选他进翰林学士院。

    一个听话的文字工作者,这就是赵煦给钱勰的定位。

    说话间,蒲宗孟的鱼竿动了一下。

    赵煦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

    在感受到赵煦的注视后,蒲宗孟的夸张的提了一下鱼竿。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