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曾布的情诗(1 / 7)

加入书签

    扬州。

    一座因运河而兴盛的城市,也曾是一座,无比繁荣的城市。

    在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

    然而,唐末五代乱世,摧毁了一切。

    毕师驿、孙儒之乱,将繁华的唐扬州,打成了白地。

    杨行密苦心经营,好不容易,使其恢复了些元气。

    但很快,战火又将之打回了原形。

    特别是后周与南唐,围绕扬州持续发生的战争,几乎摧毁了一切。

    于是,哪怕大宋都已承平百余年。

    但扬州,依然没有恢复到唐代的全盛水平。

    不过,在人文和商业氛围上,扬州已经完全恢复了过来。

    甚至,足可与盛唐扬州比肩!

    这是因为,大宋朝的宰执们,若出知地方,扬州一般都是第一选择。

    在一位位宰执文豪们的治理下,这扬州城的文化与商业,蓬勃发展。

    于是,扬州城成为了一个大宋朝独一无二的城市。

    甚至可以说,这个城市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已经有些畸形了。

    譬如说,扬州城有着整个大宋最极端的主客户比例。

    元丰三年,朝廷统计天下户口。

    在扬州计得主户两万九千零七十七户,客户两万四千八百五十五户。

    两者之比,无限接近一比一。

    而与之相比,汴京城在同一年的户口统计中,计得主户十八万三千七百七十七户,客户五万一千八百二十九户。

    两者的比例是接近四比一。

    这个数据,说明了一个无比客观的问题——扬州的第三产业极其发达,服务业繁荣昌盛。

    想象一下,在这中古的封建社会,有这么一个城市。

    它至少有一半居民,是完全依靠于自己雇主的雇佣,才能维系生活。

    同时,这一半居民,还是几乎没有自己产业的无产者。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数据,只是想想,都很疯狂。

    不过,扬州人和历任扬州知州、通判以及在扬州的宣毅军的兵马总管、都大江淮转运使司的文官们,对此都没有任何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