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冯京:这圣眷,老夫必得之!(5 / 7)

加入书签

大好前途!

    何况,开封府给他们的俸禄,已经能养活他们。

    汴京城的变化,自然是瞒不过人的。

    不止是在京的大臣们,那些从地方入京的文武官员,也都为汴京城的吏治清明与有司办事的效率而惊叹。

    自然而然的,在朝野舆论中,对公考模式的赞誉与推崇也就越来越多。

    而当朝官家,从未掩饰过自己对这一他所发明和创造的‘公考’制度的赞许。

    这一次,鄢陵县的案子一出现在汴京新报上,很多人就都意识到了,这或许就是官家,想要借机将公考制度推行到整个开封府的契机!

    所以,张方平能想到这个一点也不叫冯京意外。

    “如今,老夫想要压张安道一头,就必须提出一个官家想做,但又不好亲自说出口的政策……”

    公考制度,官家是肯定要推的。

    冯京看着自己身前的少年官家的面容,大脑全力开动起来。

    他微微扭头,就看到了张方平那张老脸上露出来的叫他厌增的得意之色。

    “吾可不像汝!”冯京在心中说道。

    虽然,他和张方平的出身很相似——都是从寒门家庭中走出来的。

    他十七岁时便因为丧父而家道中落,还欠下了许多债务,一度拮据到连房租都付不起,还被人当成老赖告到官府,几乎陷入囹圄。

    张安平少年时,也是一般,据说连书和纸都买不起。

    用的是别人写过的纸,读的也都是借来的书。

    但,他和张方平又不同。

    张方平的寒苦日子没过几天,就已终结。

    因为他是应天府人!

    而应天府,是大宋重臣们出知之地。

    所以,他很快就被人看上了。

    先后两任知应天府宋绶、蔡奇,都很喜欢他,将之当成子侄一样看待。

    所以,自那以后,张方平的人生轨迹就完全变了。

    冯京则不一样!

    他在三元及第之前,在被富弼青眼相中之前,一直是个穷措大。

    他饿过肚子,被人追过债,甚至几次差点下狱。

    回忆着这些往事,冯京看向张方平的神色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