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元祐革新(4)(2 / 17)

加入书签

    这朝中大臣,除了蒲宗孟,还能有谁能这么光棍?

    于是,赵煦叹道:“蒲相公所言甚是!”

    “皇考在时,也常常与朕感叹于士人只读经书,而忘治国之道,牧民之要,只知抱守成规,而不知导民以礼,教民以道,授民以渔!于是,士大夫贤才日匮,国家常受制于此!”

    必须把先帝拉出来当虎皮!

    没有先帝的背书,赵煦这个‘古往今来第一孝子’擅变先帝之制,岂非是不孝?

    所以,只能委屈一下永裕陵中的先帝,为国家社稷做出牺牲了。

    赵煦接着又道:“司马温公入朝之时,也曾与朕,叹息科场之弊,常恨士人只知务虚,而不识经世济民之学……”

    司马光也是赵煦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很好用的旗帜。

    所以有事没事,就喜欢将司马光拉出来给自己背书。

    反正——司马康在回乡守制前,把乃父生前的所有文稿、文集、奏疏都留给了赵煦。

    而司马光生前,不止在洛阳地窖里写书。

    还曾长期在汴京城担任御史谏官。

    其所留下的文稿、奏疏何止百万字?

    从这么多的文字里,找到几句痛斥士人务虚,鞭笞士林风气,痛彻科场弊病的文字,不要太容易了!

    赵煦要做的,无非是这里摘一句,那里截一段,然后将之缝合起来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