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归义军(3)(3 / 4)

加入书签

逢!

    而且,这智缘僧还在这熙河,做下了好大的事业!

    论地位,甚至不比他这个执政出判的经略安抚使低多少——反正,吕惠卿知道,智缘是有直奏的特权的。

    官家曾与他说过的——熙河僧事,相公当多询普济怀恩大师。

    而这大和尚,也确实是很有意思。

    吕惠卿到任后,虽没有来看过他。

    但,智缘却多次写信给他,向他报告、介绍熙河甚至是青唐的僧众首领的情况。

    还曾派人到兰州,主动的向他输诚,直言——熙河僧众之事,相公旦有差遣,万死不辞!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和尚!

    吕惠卿翻身下马,疾步来到智缘僧面前。

    智缘僧合十一礼:“多年未见,经略相公风采依旧,贫僧甚为欢喜!”

    吕惠卿上前,还了一礼:“熙河众生,多赖大师教化、指点,吾本当早来拜谒大师,奈何……”

    他回头看向那些懵懵懂懂的归义军后人们:“皇命在身,拖延至今,望大师见谅!”

    “阿弥陀佛!”智缘稽首道:“相公言重了!”

    说着他也看向了那些肤色与容貌,都已和中原汉人迥异的归义军后人。

    他想起了,从汴京发来的诏旨内容,脸上露出笑容来。

    于是,这位高僧的神色,顿时变得宝相庄严,慈悲万分。

    他拄着御赐的禅杖,拿着御造的钵盂,走上前去。

    沿路的汉蕃官兵,纷纷恭敬的让开一条道路。

    他缓缓走到那些眼中依旧有着不安与惶恐的老幼妇孺们面前,用着标准的甘州回鹘话说道:“诸位施主,不必惊慌!”

    “老衲普济怀恩,乃是这抹邦山上资圣禅院主持!”

    “施主们既来了抹邦山,便是回家了!”

    “老衲定会好生安置诸位施主!”

    汴京的旨意是——命他配合吕惠卿,摸清楚这些归义军后人的底。

    并详细打探,他们所知的河西地理、地貌、势力以及兵马驻扎情况。

    若有可能,最好绘制舆图,制作成沙盘,呈与汴京。

    对此,智缘当然是会全力配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