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祭祀功德(5 / 7)

加入书签

bsp;   想到这里,一个新的猜测又涌上她的心头。

    武清郡的这些人真的借尸还魂了吗?他们的肉身究竟有没有死亡?意识是不是真的‘重生’,亦或是一种认知上的迷乱呢?

    例如伍次平极有可能一直困守武清郡,兴许他遇到了什么危险,肉身无法脱困,但他的意识却已经觉得自己早已脱困,并数次‘借尸还魂’,四处走动了。

    种种猜测从赵福生脑海里一闪而过。

    这些只是她的猜想,真相如何还有待她后续摸索。

    “功德值积累多了有什么用?”赵福生又问。

    二人的对话听得万安县的人心中各有所思,但另一旁百里祠的一些村民们忍不住了:

    “功德值老有用了。”

    “我要是多积功德,下辈子投胎转世,就进大富大贵之家,吃香喝辣了。”他说道。

    其他人也点头:

    “我只求要是能进城里哪位老爷家,当个家生奴也好。”

    “常家的家生奴世世代代都是过的好日子呢。”众人七嘴八舌。

    提及来世,这些人麻木的眼神里终于多了几分活络。

    “听说是有饭吃的。”

    “不加白泥巴。”村民们热情的讨论:“想放多少盐放多少,盐掌控在常老爷手中,他的家奴们都能吃上好的。”

    ……

    村民们思维僵硬,逻辑也混乱,讲的话没有条理。

    但大概的意思赵福生听出来了:常家过的好日子,与常家沾边的人都过得不错,这些人下辈子不想当寻常百姓,想进常家当家奴,于是拼命要攒功德值。

    她理解村民的意思,但始终没明白功德值缘由,以及如何‘兑现’成功。

    因此赵福生看向伍次平:

    “伍大人,你怎么会出现在百里祠中?”

    她这一句话又问到了关键处。

    伍次平道:

    “我犯了错,令常管事不喜,但我以往功德值够,所以便没给我打入苦奴之道,做最卑贱、最肮脏的工作,只是罚我来这村落。待我修满功德值,便又可以想法回武清郡中,到时来生转世——”

    他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惆怅:

    “回到镇魔司是不敢想了,兴许当个常家的奴仆也不错。”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