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当年真相(5 / 6)

加入书签

bsp; 每个人都知道一些过往,可每个人都不肯说。

    唯有当大家一人说一些,事情拼凑起来,才是当年真相本身。

    而看到案子线索,便意味着武清郡的案子终于找到了头绪,这令得伍次平如看到了一线曙光——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程梦茵收了书信后,应该是出手了,但是长焦县的事情并没有解决。”

    军伍的到来并没有真正解决长焦县的问题,反倒给当地带来更深的灾劫。

    后汉行至如今,腐败盛行。

    朝廷无力发放军饷,军队大多烧杀掳掠,比匪徒还可怕。

    反正这桩事件后,对长焦县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

    “我后来查看过户籍,长焦县在大汉朝201年时做过户籍排查,当时记录在案的人数共有七万六千四百余人。”

    这个数字自然不算精准,可大体也差不到哪儿去。

    时隔几年后,人数定有大概的浮动,但总体七万余人肯定是有的。

    “直至大汉朝208年夏中,程梦茵记录,长焦县共死亡五万余人。”

    这个数字一说出口,赵福生忍不住骂了一句:

    “狗东西!这董富贵该死!常家该死!”

    余灵珠呆愣坐在原地。

    五万余人中,真正死于鬼祸的,可能不过数百余人,死于村战、军祸的则在大多数。

    而这样的结果,只源于一个原本穷困潦倒的小人一朝得势。

    ……

    “我糊涂。”

    余灵珠呆愣愣的道。

    她第一次认同赵福生所说的话:她糊涂。

    当年发生了这样大的事,她竟全然不知,全然不晓。

    两个嫂嫂曾提及长焦发生大祸事,她却只知道常家姑嫂矛盾。

    常老太太借她的名,背地闹出这么多事,她却仍只固执的记得常老太太当年费心尽力把她从牢中救出,呵护她、安慰她的慈爱样子。

    人怎么能变化这么快呢?

    她只是想报恩,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与她想像的截然不同,且好事变成了这样一桩坏事?

    “你最好是打起精神。”赵福生冷冷看她:

    “解铃还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