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2章 历史的车轮滚滚(6 / 7)

加入书签

屿可以帮万岛声张权利,将圣诞岛死死的包裹在内。

甚至还有这么一种可能,当圣诞岛的制约意义下降,澳洲人把它视为一个累赘、一个麻烦时,杨锋再去索要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沸沸扬扬说了一大堆,香肉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接下来杨锋拿出海南鸡饭、拿出沙爹和鱼肉大虾火锅,香肉这才吃到肚儿圆、半推半就的开始工作。

必须尽快赶去尚集了,于是杨锋就交给李文杰一项特殊的任务。

修一条从山海城到未来桃源湖的公路,并且按照最高标准建设输电塔以及其他的配套工程。

李文杰又不傻,立刻就猜到杨锋要在山里建发电厂,只是这个发电厂不是应该距离山海越近越好嘛?干嘛非要跑到深山里面去?

然后杨锋没做丝毫的解释,只是在原来50公斤黄金的基础上,又再增加了50公斤黄金,这才让李文杰彻底闭上了嘴巴。

随即杨锋才启程赶到了尚集,看到了星罗棋布的十几个集体农庄、看到了大量的种植园、看到了兴建中的灌溉水渠。

要说省心,尚集绝对是最让人省心的。

因为商集主要负责农业生产,而华人自古就是对土地最有感情的群体,只要给他们土地那许多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为了保护家家户户的土地,尚集这边的民兵征召、训练工作是最顺畅的。

为了获得更高的亩产,万岛的新良种在尚集也是推广的最快、接受程度最高。

为了保障灌溉的水源,家家户户都自发劳动,出人出力的修建水渠,困扰新岛各地的劳力问题这里就没有。

为了能够给青帝城的部队供应足够的粮食,就连征收粮食这事都是尚集民众自发自愿的。

只可惜在如此气氛下,尚集却也有尚集的问题。

头一个就是人,别看尚集周围十几个集体农庄,但是就没有一个是满员的,都是先把地占下来,先把架子支起来,然后在一批一批的往里面塞人。

到这一分钟为止,集体农庄的农户缺73%,市区食品加工厂的工人缺50%,可即便是这样仍旧供应了整个新岛的华人口粮,还能向澳洲人、向本地人提供一部分,并且是储存5%。

第二个问题就是地了。

一旦尚集缺人得到补充,集体农庄的农户百分之百的就位,那么这一带所有的可耕地就都分光了,想要继续容纳农业人口就必须继续往西北方向发展。

新岛上的青帝、山海、尚集三城,都是位于新岛的中部和北部,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是要再建第四座大城,形成一条环形城市带的话,那涉及到的问题就太多了。

相反不建立新的大城,那么统治和管理又会变成新的问题,这就叫人十分的挠头了。

至于第三个问题,主要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瓶颈了。

万岛的气候可以一年三熟,新岛这边也自然是一样,不过这既是恩赐又是个隐秘的诅咒。

粮食作物快速、大量的成熟,自然就会狠狠的消耗地力,只要经过短短数年田地就会变得贫瘠、导致产量严重下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仅仅是使用农家肥是不够的,关键还要看化肥,这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根本因素。

可是今天的尚集哪有实力、哪有人再建什么化肥厂,杨锋一想到这个就不停的长吁短叹。

背靠猎寇系统,化肥厂的设备他可以轻易兑换出来,可是生产化肥的原料可就不行了,这要是全部依靠兑换,哪有多少积分都不够。

按理说新岛这么大一块土地,应该有些相应的矿产,可要命的却是整个新岛能够真正控制的区域不过60%。

那些真正好的地方,什么便于耕种的平原、什么已经探明的矿产、什么优良的港口都在澳洲人和本地人的控制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