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装备更新(3 / 7)

加入书签

中7-8成杨锋可以回答,但是继续往下深入,杨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况且不要说万岛,就算是这个时代的其他国家,飞控、雷达、材料等等诸多学科都没有发展上来,那么武装直升机的要求就无法实现。

好在杨锋给他们画出了路径,接下来就看工厂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了,反正杨锋给万岛安排了一条20年以上的捷径,未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否一直保持领先,这个就要交给时间去验证了。

终于离开了直升机制造厂,杨锋站在大门口扭了扭发酸的脖子,正在考虑接下来的时间该干点什么,毕竟先去就去新岛和香肉汇合的话,好像是有点早。

“呜、嘎啦嘎啦嘎啦……”

冷不丁一辆蒙着苫布的坦克从远处的道路上驶过,还扬起了滚滚烟尘,这自然就吸引了杨锋的注意力。

距离这边不远就是坦克制造厂,干脆杨锋就找了过去。

七色师装备的作战车辆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自产的两栖装甲车、两栖运兵车,这也是海岛国家的必然选择。

位于第二位的则是自行火炮,主要为中小口径的自行火炮,问题就是机动灵活有余,数量规模不足,不得不用牵引火炮作重要的补充。

再往下排就是卡车和吉普车了,作为最重要的攻坚、突击力量,七色师几乎所有的坦克都是美军提供的谢尔曼。

但是随着对日作战的持续和扩大,锦帆港作为美军的重要后勤中心,自然也承担了大量的坦克维修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有杨锋的资料、三王山的经验,万岛想要拿出自己的坦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之前一直没有太大的动作,一个是为了麻痹美国人、一个也是受到了产能的限制。

实际上属于万岛自己的坦克已经下线了,一直在悄悄的生产、储备,所以当杨锋来到制造厂,亮出自己的证件和文件后,核实后的工作人员很快就把他带到了车间里面。

“叮叮当当,哗啦哗啦哗啦,滋滋滋滋……”

这是一个巨大的组装车间,左侧是成排的坦克车身,中间则是吊起的炮塔,右侧工人正在往组合好的坦克上披挂外装甲。

这款坦克是万岛在疯王基础上研发制造的,采用500匹马力的发动机,88的德式主炮,全重35吨,公路时速65公里每小时。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这款坦克和疯王一样,牺牲了装甲防护,注重火力跟机动性,简单来说就是一款为大规模战役而生的消耗性装备。

当杨锋盯着其中一辆,耐心的看着它装上炮塔、挂上装甲,并且安上炮管之后,2.5米的金属巨兽就从车间出口行驶出去,震得地面是不停的颤抖。

“你们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多少辆?”

“150辆。”

车间负责人骄傲的回答,完全没有注意到杨锋平静的表情下,隐藏的担忧。

战争还能持续多久,这个很不好说。

关键这里每块钢铁、每颗螺丝都是万岛在负担,更大的隐患则是这款坦克还基本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真的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就连储备封存的意义都不大。

既然如此就不能把更多的资金、资源都放在单一项目上,如果能够选择的话,杨锋宁愿多去生产一些直升机。

“你们的生产计划……必须要调整一下了。”

“孙科长,我们的计划有什么问题吗?”

“以后每个月坦克降低到、到50辆,其他产能全部转移到农用拖拉机上,当然其他的装甲车辆,你们也可以考虑投产,国防部会给你们下订单的。”

“孙科长,我们厂没有造过拖拉机呀,这坦克好好的,怎么就给我们砍了三分之二的产量呀?”

“就是说,孙科长你不给我们一个解释,我、我、我就到公署去告你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