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论心(下)(2 / 3)
亦非无心。性亦非心,心亦非性。性无有心,心无有性。性本无心,心本无性……”
说来也是怪哉,温言原本已是有些不堪重负的心灵空间内,再又涌入了新的经文后,竟又出奇地稳固了下来。
这些新进的经文带着玄奥的法理融于温言的心灵空间之内,提升了其本质,于是【心】【性】之争便可以在此间肆无忌惮地继续展开。
至于那些未被解读的经文法理,则会在将来随着温言心灵修为与道学修为的精进而逐步被其真正消化吸收。
这也正是法境巨擘讲道演法真正的好处与玄奥所在。
并非法境巨擘的每一次演讲都能有此惠泽,能否得到此中裨益全在于法境巨擘是否愿意向听道者分享自身的道。
以及,闻道者是否有此根器承载法境的道理。
这种分享虽不是剪切性质的你有我无,复制之后却同样会对法境巨擘本人的心神法理产生不小损耗,后续还需要进行调养恢复。
“心若有性,即非道心。性若有心,即非道性。”
“道性我性,道心我心,是真实性,是妄想心……”
宋怀真端坐亭中,舌绽莲花。
今日只是一对一地传道于温言,自然也消耗不了他多少心神。
金丹法境与职业初段修行者之间的境界鸿沟,莫说一个温言了,再来十个百个,对他而言都算不上吃力。
“性若真实,即见道性。”
“心若妄想,即非道心。”
“虽曰道心,又有云说,名何云心?——有肉团心、有虚灵心。”
“此虚灵心,是名何心?——是真道心,是真实心。”
“彼肉团心,是名何心?——是非道心,是妄想心。”
三番自问自答之间,宋怀真已是将【心】【性】的道理掰开揉碎了喂到温言嘴边。
当然,这也是属于他的【心】【性】的道理,温言摄入后还需要以自身之肠胃进行消化吸,才能成为储备于自身的能量,供应修行之消耗所需。
末了,宋怀真总结道:“【心】【性】之修持,不过剔肉团心为虚灵心,悟非道心为真道心,破妄想心为真实心,加以勇猛心,精进心,除却烦恼心,碍障心——如是而已。”
温言只觉心中一片光明,道音经文,字字珠玑,于心内绽放万千皓光,照彻虚空,逐尽迷惘。
这当然也只是闻道恍惚间的错觉,温言很快便从此中“大开悟”的伪境之中脱离,继而问道:“敢问障碍心?”
宋怀真顿了顿,而后道:“惟碍障心是执着,故欲除执着,务加金刚心,虚空心、死了心、不动心、智能心、坚固心……”
说着,便以目光示意温言。
温言领会玄机,接着宋怀真之言,道:“圆满心、成就心、菩提心、慈悲心、欢喜心……”
宋怀真颐然而笑:“不错。如是诸心,是名道心!”
“能明道心,心即是道。若入是道,务守是心。”
“若遇色相,如如弗动;若遇患疾,如如不变;若遇霹雳,如如不惊;若遇是非,如如不乱;若遇刀斧,如如不惧;若遇死亡,如如不坏……”
“守心,如如……”温言口中念念有词,心中智慧飞速转动,算力在这一刻被开发至极致。
宋怀真则是继续口吐道音:“惟是不坏,即是不死,惟是不死,即是道心。惟是道心,即是修道。惟是修道,即是修性。”
“性若无明,非是真性。”
“……”
感受着自己心灵空间内的光明,那自己这算是“性光明”,“是真性”了么?
温言默默感悟着此间之道理,心神再度沉浸入无思无想之境。冥冥之间,于心灵深处,发出一声追问:“舍此真性,更何有心?舍此真心,更何有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