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断缘第二(2 / 2)
便是。
经云: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我但不唱,彼自不和,彼虽有唱,我不和之。
旧缘渐断,新绿莫结,体交势合,自致日疏,无事安闲,方可修道。
……
甫一突破,便是巅峰。
作为温言自开的最符合自身修行的心关之法,【断缘】之境于刹那便已圆满。
感悟着这一全新境界的种种玄妙,温言心中已有了认知,【断缘】之境,大抵可类比【文道】一整个初段的修行进境。
【断缘】圆满大致等于文道三段【万化】之境圆满,随时可以破境晋入中段之境。
“坐忘道的中段之境么……”
温言的心绪淡淡,【敬信】与【断缘】的种种玄妙在心中流淌,关于下一步的修持,渐渐清晰,此是**第三。
但她并不着急去追寻这重境界,自己的【坐忘道】作为草创之法,做不到如【文道】一般将职业级细分成九段,一步一台阶地提升,只能如【心学】一般,一境囊括三关。
自己在此之前也只有【心海】之境,【坐忘道】若再进阶,上限已能追平此前的境界了,所以,她不着急。
眼下,巩固好新境界才是。
更多的精义在心中浮现,阐述着她而今的心关修行。
《庄》云:不将不迎,无为交俗之情。
又云: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若事有不可废者,不得已而行之,勿遂生爱,击心为业。
“敬信第一,断缘第二……”
心灵的无何有之乡,心剑与心鉴在此时皆陷入沉寂,境界跌落对此两者心灵交修之物也有着极大影响。
但在温言心灵感知之下,自己与它们的联系,却更加紧密了,因为它们都成为了承载自己【坐忘道】的心灵本命之物。
心剑乃是温言由慧剑炼成,受此影响尚且不大。
儒门的【心鉴】准神通本应随着温言自绝文道而消失,毕竟其根基便是儒家的【浩然气】,是心泉。
但在有了【水火两仪铁】心炼而成的“心鉴”的实物承载,这门本应消失的准神通亦被保留了下来。
浩荡的心海化作滋养【心鉴】的资粮,有着法理级灵材的加持,这门儒家的准神通彻底同【浩然气】脱钩,成了温言自己的形状。
“陇山之上断尘缘,今日方知我是我!”
温言的灵台一片清明。
那些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被潜移默化植入自己脑海的思想钢印在此时已是被扫除殆尽。
社会责任、族群义务、家国荣誉……这些本质上都是国家社会引导的加于每一个个体之上的思想钢印,是对于族群的存续有着正向作用的思想钢印。
诸如此类的“洗脑”有很多,有些是正向的,有些则是负面的。
人一生的成长,时时刻刻都在受外界影响,同样也在影响着外界。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我,只能保持相对的自我独立。
温言此时,就是找到了相对自我独立下的绝对的心灵自由。
一步迈出,天地焕新。
心有所感之下,沉寂的心剑对着自我斩出一式【照无明】。
果不其然,身心内外,一片澄澈。
“呵呵……”
温言轻笑,心灵已臻圆满,只要自己想,随时都能晋入【坐忘道】的第三重境界。
但是,不急、不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