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五方讲道(2 / 2)

加入书签

修行的根本,天性虽微,可织乾坤;心念至柔,能破万障。古有云:‘一念清净,万缘皆安。一念纯真,诸境顿开’诸位护法所言,皆指向此心光明。今天,副宗主墨无双、传功阁朝星长老,以及我们四位护法长老,将对意、道韵、领域展开印证,以自身境界为诸位后辈示法。这三种皆是当今修行界目前最为体现道的高阶显化,别的不说,就这三种武宗之外鲜有人能领悟,诸位中能得见一二者,已是天资卓绝。今日所展,非止于技,实为道之显化。如此,便由我开始为大家讲解一二。”

墨幸童停顿片刻,目光如渊,缓缓道:“意,最初我也是从武阁刀阁主那里学到的。当初我向他学习的乃是刀意,而根据刀阁主的述说,刀意是对刀的认知和理解,若是将刀的某一种特性领悟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那种特性的刀意,攻击中蕴含刀意,能提升很大的威力。而如今我境界提升了不少,对此,意的理解也更为通透。所谓意,实为心与物合,神与境融,万物皆可为意,关键在于一心不乱。刀意如此,剑意、拳意、掌意、枪意莫不如是。而其本质依旧是对某一种特性进行深度共鸣与凝练,进而让其释放出应有的特性,如锋之锐、火之烈、水之韧,皆可成意。一旦贯通,举手投足皆含其韵,无需刻意运劲,自然流露。意之所至,形随神动,物我两忘,方入化境。此阶段已然是道的体现,只是它属于道的初级显化,是与自身功法、技法、武器的融合升华,尚未脱离形迹束缚。意成之后,方能窥见道韵门槛。道韵者,乃天地运行之律动,万物生灭之节拍,修行者若能捕捉一丝,便如暗夜得灯。它不依附于兵刃,而存于呼吸吐纳之间,周身气机与大势相合,一念动而百骸呼应。当然天赋过人者,或许会先领悟道韵,后领悟剑意,毕竟道韵在某些古籍中有提及,有了认知就有了领悟的根本。”墨幸童在讲解这里的时候,神识中赫然发现,下方有多人陷入了深思,当即便停了下来,而有了这一停顿,下方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盘坐了下来,有甚者身体更是散发出一丝意的波动。

半空中的欧阳擎天等人,对视一眼后,也跟着盘坐了下来,相继吸收墨幸童所讲的知识,这对他们这群领悟了领域的顶尖修士来说,更容易吸收。就说此时的欧阳擎天,他在吸收了这些知识后,心底不由暗叹:“果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墨幸童所言,直指本源,远超寻常技法传授。他以自身证道之路开示众人,此时此刻,若我想,瞬间就能演化出数种剑意雏形,只待补齐残缺意境便可圆满。厉害,厉害。单是这番点拨,便抵得过数十年闭关苦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