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汉人永不为奴(3 / 4)

加入书签

问,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威严。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封隆之身上。这位年近五旬的谋士感到后背渗出一层冷汗。他太了解高欢了,若此刻直言反对,恐怕...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议事厅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着锦袍的男孩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正是高欢九岁的长子高澄。

\"父亲!母亲就要生了,还请父亲赶快前往!\"高澄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厅内的凝重气氛。不等高欢回应,他便跑上前拉住父亲的手,急切地往外拽。

高欢被儿子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顺势起身离席。他回头对众人道:\"今日暂且议到这里,诸位回去再细思量,改日再议。\"

离开议事厅后,高欢停下脚步,皱眉看着儿子:\"澄儿,你母亲还未到生产之期,为何诓我?\"

高澄仰起小脸,眼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光芒:\"父亲,假如封公不同意您的提议,您是不是准备杀了他?\"

高欢瞳孔微缩,没想到儿子竟能看透自己的心思。他沉默片刻,坦然道:\"自然。我不需要不听话的臣子。\"

\"父亲错了。\"高澄毫不畏惧地直视父亲的眼睛,\"封公在信都支援您起兵讨伐尔朱氏,随您横扫河北。他身为汉人,今日之策明显偏袒国族旧将,他不悦也是人之常情。若因此杀他,河北世家必然会以为父亲背信弃义。到时候河北皆反,我们如何消灭南魏宇文泰?\"

高欢震惊地看着这个年仅九岁的儿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高澄的分析竟如此透彻,直指问题核心。他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那依你之见,为父当如何?\"

\"安抚封公,私下向他解释父亲的难处。\"高澄毫不犹豫地回答,\"同时给予汉人士族一些实质性的权力平衡,比如让封公主管外兵曹。如此既能维持鲜卑将领的支持,又不失汉人士族之心。\"

高欢凝视儿子良久,忽然放声大笑。他伸手摸了摸高澄的头,眼中满是欣慰:\"好!就依我儿之言。澄儿聪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阳光透过廊檐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然而他们都没有注意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