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花纹(1 / 2)
老宅谜影**
蝉鸣如沸,将七月的暑气搅得愈发浓稠。林夏攥着泛黄的信封,站在青石板巷口,抬头望着“苏家老宅”那斑驳的匾额。信封里是律师函,告知她远在南方小镇的姑婆过世,留给她这座百年老宅。记忆里,姑婆总是戴着银镯子,眼神浑浊却透着股执拗,每次通话都叮嘱她千万别回来。推开厚重的雕花木门,吱呀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霉味裹挟着檀香扑面而来,厅堂正中悬着姑婆的遗照,笑容凝固在褪色的相纸上。供桌上的长明灯明明灭灭,香灰却堆得老高,像是许久没人打理。林夏放下行李,目光扫过墙上的老照片,突然顿住——其中一张全家福里,本该站在姑婆身边的小女孩,脸被人用红笔涂得血肉模糊。“林家丫头?”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拄着竹杖的老妇人不知何时站在门口,皱纹里嵌着岁月的沧桑,“这宅子不干净,趁早卖了走吧。”林夏礼貌地笑了笑,正要开口,老妇人的竹杖突然指向她身后,浑浊的瞳孔猛地收缩:“你背后......”话音未落,一阵穿堂风卷起满地灰尘,等林夏再回头,老妇人已消失在巷尾。她揉了揉发酸的脖颈,总觉得后颈凉飕飕的,仿佛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二楼的木楼梯每走一步都发出呻吟。推开主卧房门,檀木梳妆台上摆着个精致的胭脂盒,盒盖上刻着“婉娘”二字。林夏轻轻打开,一抹胭脂红映入眼帘,竟还带着淡淡香气,仿佛刚被人用过。梳妆镜里,她的倒影突然扭曲,像是被无形的手拉扯,吓得她后退几步,撞倒了旁边的樟木箱。“哐当”声中,箱盖弹开,露出一叠泛黄的日记。林夏捡起最上面的一本,扉页写着“1943年春”,字迹娟秀工整。“今日苏老爷带回个小姑娘,说是战乱中收养的孤女,取名婉娘。可那孩子眼神阴森,总爱盯着我看......”读到这里,林夏的手微微颤抖,窗外突然炸响一声惊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窗棂上。雨越下越大,林夏却鬼使神差地继续翻找。日记里的内容愈发诡异:婉娘会在深夜对着镜子梳头,嘴里念叨着听不懂的咒语;府里的下人接连失踪,只留下满地碎发;姑婆曾亲眼看见婉娘的影子在墙上爬行,宛如蜘蛛......最后一篇日记停在1945年冬:“老爷要将婉娘嫁给军阀,她却说我们都活不过今晚......”“轰隆!”闪电照亮整个房间,林夏惊恐地发现,梳妆镜里不知何时多了个身影——穿着大红嫁衣的少女,正背对着她梳头,乌黑的长发垂到脚边,每根发丝都在蠕动。她想尖叫,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身体像被钉住般动弹不得。不知过了多久,雷声渐远。林夏瘫坐在地,镜子里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她苍白的脸和急促起伏的胸膛。她跌跌撞撞跑下楼,却发现所有门窗都被反锁,手机也没了信号。月光从雕花窗棂漏进来,在地上投下诡异的花纹,恍惚间,她看见堂屋的供桌下伸出一只手,指甲漆黑如墨。“姑婆,救我......”林夏蜷缩在墙角,眼泪夺眶而出。黑暗中,传来银镯子碰撞的清脆声响,越来越近。她猛地抬头,只见姑婆穿着寿衣,面无表情地站在面前,手腕上的银镯子泛着冷光。“丫头,该还债了。”姑婆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下传来,阴森而冰冷。林夏突然想起小时候,姑婆带她去城隍庙,老道士指着她眉心说:“这孩子印堂发黑,怕是被冤魂缠上了。”当时姑婆脸色煞白,塞给道士一锭银元,拉着她匆匆离开。此刻,所有线索在她脑海中拼凑成形——姑婆守着这座老宅,是为了镇压婉娘的怨气;而自己,作为林家血脉,正是婉娘选中的祭品。供桌上的长明灯突然爆开,火星溅到林夏手背。剧痛让她清醒过来,转身冲向厨房,抓起菜刀防身。就在这时,整座宅子开始剧烈摇晃,梁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墙上的老照片纷纷坠落,照片里的人脸都变成了婉娘狰狞的模样。林夏跌跌撞撞跑到后院,发现井边放着个木盆,里面盛满了血水,水面上漂浮着几缕长发。井中传来幽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