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万家灯火(1 / 2)

加入书签

淑妃联合礼部侍郎,弹劾程明薇“牝鸡司晨,干预朝政”。朝堂上,保守派大臣纷纷附和,要求将她严惩。朱翊钧力排众议,将弹劾奏章掷于地上:“程司籍所言,皆是为江山社稷考虑。若这也算罪,那满朝文武,又有几人无罪?”经此一事,程明薇深知自己处境危险。她开始暗中收集淑妃勾结外戚、图谋不轨的证据,同时劝说朱翊钧加强对东厂和锦衣卫的掌控。而就在此时,她意外发现那本记载太后身世的手记,竟与淑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淑妃是当年宫斗的幸存者,她的生母本是太后的贴身宫女,因知晓太后的秘密被灭口。淑妃忍辱负重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揭露真相,扳倒太后。程明薇陷入两难:若将此事告知皇帝,必将引发宫廷震动;但若隐瞒不报,淑妃一旦得势,后果不堪设想。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淑妃派人送来一封密信,威胁她若不合作,就将她篡改典籍的罪名公之于众。程明薇看着信上的字迹,冷笑一声——她早就料到淑妃会狗急跳墙。她将密信收好,连夜求见朱翊钧。“陛下,有些事,臣不得不言。”程明薇将淑妃的阴谋和盘托出,同时呈上那本手记,“太后身世虽有隐情,但她这些年尽心辅佐陛下,并无过错。淑妃为一己私欲,妄图颠覆朝堂,其心可诛。”朱翊钧脸色阴沉如水,他握紧手中的奏章,指节泛白:“朕竟不知,身边竟藏着这样的毒蛇。”他看着程明薇,眼神中既有感激,又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情愫,“若不是你,朕险些铸成大错。”三日后,淑妃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太后得知真相后,主动提出退居慈宁宫,不再过问朝政。而程明薇,因护驾有功,被破格封为尚宫,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参与朝政的女官。随着权力的增长,程明薇的改革之路也愈发艰难。她推行科举改制,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还设立了女子学堂,培养了一批有学识的女性。这些举措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人暗中刺杀她。朱翊钧始终站在她身后。一日,他在御花园设宴,只有他们两人。“这些年,辛苦你了。”皇帝为她斟酒,目光温柔,“若不是你,朕的新政难以推行。”程明薇低头:“陛下心怀天下,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朱翊钧突然握住她的手:“明薇,你可知朕心意?若能娶你为后……”程明薇慌忙抽回手,跪地叩首:“陛下,臣只是一介女官,岂敢妄想。况且,臣愿以这身官职,继续辅佐陛下,成就大明盛世。”朱翊钧长叹一声,眼中满是遗憾。但他尊重程明薇的选择,两人依旧是君臣,亦是知己。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明朝迎来了短暂的中兴,史称“万历新政”。多年后,程明薇着书立说,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改革经验记录下来。在书的扉页,她写下这样一句话:“女子非不如男,只要心怀天下,何处不是朝堂?”而她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激励着无数女子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每当夜深人静,程明薇站在宫墙之上,看着京城的万家灯火,总会想起初来乍到的那个清晨。命运将她带到这个时代,不是让她做一个旁观者,而是要她成为改变历史的人。而她,也确实做到了。

林小满是被冻醒的,睁开眼就看见破漏的茅草屋顶漏下几缕晨光,身下的草席又硬又潮,身下还盖着一床补丁摞补丁的薄被。她猛地坐起来,脑袋却“咚”地撞上了低矮的房梁,疼得她眼泪都冒出来了。“小满,你可算醒了!”一个瘦弱的妇人掀开门帘冲进来,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抓住她的胳膊,“你都昏迷三天了,可吓死娘了!”林小满看着眼前面容憔悴、头发花白的妇人,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本是现代的农业技术员,在一次下乡指导种植时遭遇山体滑坡,再睁眼就成了大周朝清水村林家的女儿。原主父亲早逝,母亲张氏一人拉扯她和弟弟林小宝长大,家中一贫如洗,还欠着村里王财主五两银子的债,如今到了该还的时候。“娘,我没事。”林小满安抚地拍了拍张氏的手,心里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