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车构想(1 / 4)
“夫君,你可知道,那云舒妹妹前前后后已经来过咱们山里好几趟了?”余静姝一边拉着武安君在饭桌旁坐下,一边朝里屋扬声喊着“云瑶,快出来吃饭,菜都要凉透了”。
等云瑶端着一碟腌菜走出来,她才继续说道,“每回过来,她都绕来绕去,说到底就是想给她夫君姚奇谋个差遣,我没敢应,都给婉拒了。”
当初在比阳城时,余云舒就亲眼见过武安君领兵的威风,如今武安君更是一跃成为手握淮北三州军政大权的观察使,余云舒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既羡慕又不甘,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姚奇搭上这趟“顺风车”,谋个官身,往后也能有个依靠。
作为武安君的当家大妇,余静姝向来有主母的度量,对武安君身边其他女子,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私下盘算着,若是过两年自己和云瑶的肚子都没动静,还得主动张罗着给武安君纳妾,为武安君延续香火。
可唯独对余云舒,哪怕她早已嫁人生子,余静姝也始终提着十二分的提防——毕竟这位,才是当初与武安君有过婚约的“正主”,如今频频上门,难免让她心里不安。
“夫君,依我看,不如就给姚奇安排个差遣算了?”云瑶在一旁坐下,顺着余静姝的话头搭腔,眼神悄悄与余静姝对视了一眼——二人早私下商量过,余云舒刚生完孩子没多久,行动还不便就频频往山里跑,再这么下去迟早生事,倒不如给姚奇找个远些的差事,把他们夫妇打发走,省得留在眼前碍眼。
“我听人说,姚奇早年也读过几年书,本是打算考功名的,后来家里长辈身体不好,才接手了家中的杂货铺,算起账来、打理生意也还算有几分能耐,应该能做些实事。”
武安君夹略一思索便开口:“新蔡县如今正好缺个主簿,要不就让他去新蔡试试?”如今三州地盘骤然扩大,各地都缺能理事的人手,尤其是像主簿这样管文书、算账目、协助县令处理杂务的职位,更是紧缺。
只是他对姚奇并不算熟悉,对方到底有几分真本事也不清楚,给个主簿的职位,正好能试试他的能力,若是真能胜任,日后再提拔也不迟。
余静姝一听“新蔡县”,眼睛顿时亮了,连忙点头附和:“好啊!新蔡在蔡州东边,离咱们泌阳远得很,正好让他们夫妇在那边安安稳稳做事,也省得来回奔波。”她最担心的就是余云舒留在近处纠缠,如今能打发到外地,自然满心满意。
饭桌上的气氛刚缓和了几分,余静姝又想起一桩烦心事,夹了块炖得软烂脱骨的猪腿肉放进武安君碗里,语气里带着几分心疼:“夫君,你是不知道,咱们大盘山好不容易才攒下些家底,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这一次你一下子就调走了几千石高产稻种,要往泌阳县大规模播种,后来又接连给三州调运粮食,眼瞅着山里的存粮又要见底,往后怕是又要过紧巴日子了。”
大盘山的物资统筹一直是她在打理,家里有多少家底,她比谁都清楚:之前武安君把山里精心培育的高产稻种调去泌阳,本想着等泌阳秋收后能补回些粮食,可如今三州都闹粮荒,根本指望不上;不仅是粮食,连山里存的银钱也抽调了大半,让李采薇带着去江南各地采购粮食,就为了尽可能补上三州的粮食缺口,免得百姓饿肚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武安君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再熬几个月,等秋收的粮食收上来,各地的存粮多了,日子就能宽裕些了。”这些年靠着培育出的高产水稻和玉米,大盘山早该粮食满仓,可架不住地盘越扩越大,接手的又都是历经战乱、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只能不断从山里往外出借物资,一点点贴补三州。
好在付出并非没有回报——如今三州的土地兼并问题,比大乾其他地方轻了太多。战乱过后,他趁机推行土地重新丈量、登记造册的政策:但凡拿不出合法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