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扩军备战(2 / 4)

加入书签

君走上前,帮她理了理凌乱的鬓,语气带着歉意,“这段时间在山中,本该多陪陪你和云瑶,却总被琐事绊住。”

余静姝心中一暖,摇摇头道:“夫君说的什么话?你在外打拼,是为了咱们全家,为了整个山寨。

我和云瑶姐姐会盯紧这里,保证半分乱子都不出——你尽管去忙,不必挂心。”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如今山寨里的青壮已过两万,个个吃得饱、力气足,真要是有变故,只要夫君回来,把他们武装起来,凭借大盘山的地势,谁也攻不进来。

这些年扩建道路时,咱们特意修了不少关卡,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武安君看着她,心中满是感慨。

他知道余静姝一直盼着能怀上孩子,可这事急不来;这些年,他能安心在外征战,全靠余静姝把大盘山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虽是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胆识与能力,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只是他也察觉到,自李采薇生下止戈、李恒盛拿出五十万两后,余静姝眼底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明白,母凭子贵的道理,让这位当家大妇有了危机感。

“好,有你在,我便放心了。”

武安君拍拍她的肩,“好好守在山中,莫要多想。

有事随时传信给我。”

随后,他又去跟云瑶说了几句体己话,叮嘱她多照看余静姝,才让车敬召集护卫,快马赶往方城。

方城外的山谷早已被划为军事重地,寻常人不得靠近。

谷中旌旗猎猎,喊杀声此起彼伏——武安君的一万多精锐在此驻扎,三百架崭新的战车排列整齐,另有一万出头的新兵正在进行高强度集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安君径直走进中军帐,下令传召各营指挥议事。

不多时,帐内便聚集了十八名将领:亲卫营指挥两人,骑兵营、步兵营指挥各五人,辎重营指挥六人,战车营指挥两人。

加上武安君,这十九人便是唐州军的核心领导层。

战车营原本只有汪志新一位指挥,近来武安君又提拔了方宗任副指挥,打算将战车营分为左右二营。

方宗原是骑兵二营凌川的副手,作战勇猛,功法进步极快——武安君有意提拔这类有实力的新人,既能激军队活力,也能提升整体战力。

如今唐州军的核心指挥层仍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以确保稳定性;但各营副手及都头等基层官职,已开始着重提拔有战功、实力过硬的新人,力求“能者上、庸者下”

待众人坐定,武安君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从今日起,调整编制与训练计划:第一,步兵营老兵需全员学习马战,而非仅会骑马代步;从辎重营抽调一半人手补入步兵营,再从新兵中挑选精锐,将每个步兵营扩充至两千五百人,合计步兵一万两千五百人。

第二,辎重营每营补充至两千人,合计一万二千人。

第三,所有新兵的训练强度、每日饮食标准,全部参照骑兵营的精锐规格执行。”

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本官只有一个要求——三个月。

三个月后,我要这批新兵全部具备精锐战力。

你们,能不能做到?”

如今有了五十万两银子做支撑,武安君底气十足。

待训练结束,唐州军的骑兵将达六千,步兵两万四千五百人,总兵力直接突破三万人。

按三州的人口与土地,本无法供养如此规模的军队。

唐州军的物资军备远大乾禁军,一个骑兵的消耗抵得上四名步兵,这三万人的实际消耗,相当于六万禁军。

换句话说,如今唐州军的物资需求,已赶上北伐时襄阳军与兴化军的总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