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面临抉择!给我最后半个月时间!(2 / 4)
厂停工的问题。”
“第二个方案......”
徐院长再次说道:“就是咱们继续努力,在这个64%的基础上,再精益求精,看看能否进一步优化配方,把性能再往上提一提!”
“比如冲击到70%.......甚至更高!等技术完全成熟稳定,性能达到最优,再进行大规模推广。这样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对于国家工业发展显然是更有利的。”
“不过也有个潜在的问题是,即便我们继续投入时间,这个配方也未必能够优化,润滑脂的性能......也不一定会得到提升。”
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一个是救急,一个是求精。
徐院长说完自己的想法后。
就把目光投向了面前的两人,他想要听听陈宇凡和吕建华的建议。
吕建华思考一下,并没有拿定主意。
不过这个润滑脂是陈宇凡发明出来的,在这方面确实可以多问问对方是怎么想。
于是,他看向陈宇凡问道。
“小陈,这个新配方是你研究出来的,对于他的性能潜力,以及工业化生产的难度、风险,你肯定比我们更清楚。”
“依你看,咱们是先满足有没有,还是再继续努力,去追求好不好?”
........................
听了徐院长和吕建华的问话.
陈宇凡没有立刻回答。
他在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64%的性能......
说实话,已经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能达到60%的及格线,其实就已经完全达到了在工业生产中的标准。
毕竟现在是紧急时期,是在和时间赛跑。
按理来说,最稳妥、最符合当前国家需求的做法......
就是立刻拍板确定配方,把技术资料整理出来交给生产单位,争分夺秒地把这款润滑脂生产出来。
因为,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让机器转动起来。
这都是在为国家创造多一些的价值。
但是......
陈宇凡觉得,这个64%似乎还不是【红星1号润滑脂】的极限。
这款润滑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毕竟,从他提出这个新思路,到搞出这个样品,满打满算也就三天多的时间。
甚至!
整个【红星1号润滑脂】项目。
从零开始到现在,花费的时间也不到半个月。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说明这个技术路线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在拥有了三合一的新思路之后,陈宇凡耗费三天时间,做了二十多次实验。
但如果再给他一段时间呢?
如果陈宇凡再去进行上百次尝试......那么润滑脂的性能,是不是就能突破70%。
甚至是更高!
毕竟,这配方里的各种成分比例、基础油的选择、添加剂的优化、甚至生产工艺的细节......
还有许多的环节中,都有值得深入挖掘和改进之处。
如果现在就匆匆定型投产,虽然解了近渴,但会不会有点太......可惜了?
如果再给他一些时间,把润滑脂的性能提升到70%以上。
那对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来说,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性能越高,意味着机器磨损越小,寿命越长,生产效率也越高。
这笔长远账,也是要算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时间不等人!
全国那么多工厂,都在眼巴巴的盼着。
有些工厂已经停产了,如果再继续拖下去,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