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你就说,这十年,像不像?(3 / 4)
孙的这个建议很是不错。
夸得再怎么好,看的再怎么兴盛,但是若都只是表面上的东西,那没什么用,还要看百姓们的真实生活。
看看他们的税收,也能知道他们的收成如何,是否繁华,买东西的人是否多。
加上监察御史的行动,这下也可以避免太孙说的横征暴敛。
不错,很是不错!
各个府可以安排县里面的人去做,县里也可以去调查镇子,或者是村庄这些,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在上面听着,没有去打扰太孙什么。
“好,那这次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户部回去之后,将俸禄的情况,发放到各级官员手中!”朱允熥说道,
“吏部也将孤的话,传递到天下,孤要让大明的百姓都知道!”
“臣遵旨!”
“嗯!”朱允熥点了点头。
“殿下,臣有本奏!”看着其余的人都不说话了,之前的事情也过去了,刘三吾站了出来。
“准!”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启禀殿下,恩科的具体事宜已经安排妥当!”
“已经传递到我大明各地!”
“只是具体的日子,不知是否还要按照以往的时日?”刘三吾问道。
“一切照旧吧!”朱允熥对于这个倒是没有改动什么。
“臣遵旨!”刘三吾抱拳说道。
大明科举,和后世很是相似,开始的时候,施行了科举。
但是中间却是停顿了十余年,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元璋大肆的修建学校,社学,培养大明的人才。
一直等到准备了十余年,才算是重新恢复了科举制度。
为的就是让大明更底层的人,也能有一个上升的通道。
不然那时候的科举,选拔不出来朱元璋想要的人,几乎全都是以前元朝时候的读书人,
而且能力也没有多少,甚至这些人还可能会形成利益集团,完全堵塞了上升的渠道。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准备,如今总算是差不多了。
而且,在这些年里,朱元璋还进行了几次大案,嘿,熟悉不?
杀了不知道多少人,有不少官员,甚至都是戴着枷锁处理公务。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