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拜码头(2 / 3)
实力目前也确实足以支持他通过礼部省试。
所以,现在的他也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将来的路怎么走。
他认识的这些大佬,赵抃已经外调,宋庠暂时还在赋闲,欧阳修文坛影响力虽大但却是馆阁清贵之位。
真正手里有实权的就是张方平和范祥。
陆北顾与两人在四川时便有交集,两人都非常欣赏陆北顾的才华,而且这两位今天也已经对他发出了明确招揽,开出的条件更是诚意十足。
说实话,一个年轻人,刚一进官场,就能担任实权主官,手下管着四、五十名官吏,而且还是那种“有能力就非常容易出成绩”的位置,很难不让人心动。
如果不是三司真的缺人才,如果不是张、范二人确实赏识陆北顾,这种特殊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
更何况,案主官还只是起点!
有着张方平和范祥这两位三司系统内的顶级大佬当靠山,只要陆北顾能在眼前大宋财政危局的情况下干出实打实的成绩来,将来不管是外调地方的转运使司系统,还是继续留在三司系统内,前途都是一片光明。
这种机会,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要是陆北顾真的不给面子,那就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以后都不见得再会出现这么好的机会。
此时的他,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连窗外凛冽的风雪寒意都仿佛被驱散了。
“学生陆北顾,何德何能,蒙张公、范公如此青眼,期以重任!”
他整了整因久坐而微皱的丝绵袍,神色庄重,后退一步,对着端坐于上的张方平与范祥,深深一揖,直至腰背与地面平行,动作一丝不苟,尽显恭敬。
“张相公刚正不阿,力挽狂澜于既倒;范公雷厉风行,涤荡积弊于西南!能追随二位左右,为朝廷分忧,为生民解困,实乃学生平生之志!”
陆北顾直起身,目光迎向两位重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今日,学生在此,愿拜于二公门下!他日若能幸登金榜,必当竭尽驽钝,不负所托!”
张方平与范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以及对未来的期冀。
国朝重臣,没有哪个是不靠贵人提携能登上高位的。
每个人,都有衣钵传承。
而眼下能继承张、范这两位经济方面技术官僚衣钵的年轻人,并不多。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人里真正能搞懂国家经济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只会读死书的。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