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陆兄大才,冠绝今朝(2 / 3)
“其论‘知法昧本’,溯源于商君秦法之失,鞭辟入里,非止于批判,更在揭示施政思维之锢。其界定‘忠厚’真义在于‘施治得中’,非宽猛之辩,而是把握‘本元’与‘手段’之精微平衡更难得者,此文前所未有地将‘生民尊严’与‘耻感培育’提升至‘忠厚’精神之核心。”
韩绛最后说道:“章衡之文,乃‘术’之巅峰,而陆北顾之文则如良医剖症,直指本源,开方固本,实为‘道’之新篇,故此方才评其为‘甲中’。”
这番点评,韩绛已经把他评等的理由陈述的很充分了。
章惇还想说什么,却被章衡拉住了。
看着章惇满脸不服的样子,韩绛也没说什么.说实话,韩绛的脾气是真的好,以他宰执之子的身世和如今贵为知制诰的煊赫地位,根本就没必要对普通举子如此耐心地解答的。
“韩学士明鉴,学生心服。”
章衡一直沉默地听着,他朝着韩绛深深一揖,又转向陆北顾,声音诚挚:“此文立意奇峰突起,思辨如利刃破空,学生之文,虽自问工稳,然与之相较,确如皓月之于初阳,虽清辉朗朗,终逊其破晓之万丈光芒.不愧是名动东京的陆北顾,章衡拜服!”
他这番话,发自肺腑,毫无作伪,尽显其风度。
章惇张了张嘴,看着章衡心悦诚服的模样,又回味着韩绛那番剖析入骨的点评,胸中的锐气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叹息。
林希脸色变幻不定,韩绛的评价和章衡的认输,如同两记重锤砸在他心头。
他自负才高,视蜀地文教为鄙薄,今日却被对方以最直接的方式击溃。
随后,林希猛地一甩袖袍,一言不发,转身便挤开人群,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去,背影带着难以掩饰的狼狈与愤懑。
苏轼见状,哈哈一笑,朗声道:“林兄慢走!今日切磋,获益良多,他日金榜之上,再较高下!”
苏轼这话看似送别,实则带着几分调侃和蜀人扬眉吐气的快意。
林希的背影微不可查地顿了下,随后便消失在了视野里。
而林希这一走,不少福建举子也面色讪讪,悄然跟着离去,场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阁中,陆北顾则对着章衡、章惇拱手还礼,神色平静,并无骄矜之色:“章兄过誉了,章兄文章如江河奔涌,浩荡雄浑,乃正道之砥柱,我亦受益匪浅。今日之论,各有所长,幸得韩学士高评,实乃侥幸。”
他这番话既给了章衡台阶,也显露出胜而不骄的气度。
韩绛看着眼前陆北顾得体的应对,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赞许。
“文试已毕,胜负已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