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嘉祐贡举(5 / 11)

加入书签

;   削弱太学在科场一家独大的影响力,这本就是赵祯对欧阳修的授意。

    因为太学生抱团成势,长此以往易形成朋党,威胁皇权,所以赵祯需要欧阳修这柄利剑,去斩断这缠绕在科举大树上日益粗壮的藤蔓。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欧阳修的手段竟如此酷烈!

    不是压制,而是近乎彻底的清洗!

    这与他心中“徐徐图之,平稳过渡”的设想相差甚远,而这必将引发剧烈的动荡,眼前的叩阙,只是这场动荡掀起的第一个浪头。

    “欧阳永叔.”赵祯喃喃自语,手指敲击着御座的扶手。

    赵祯欣赏欧阳修的锐气,却也头疼于他这份“矫枉必须过正”的决绝,这让他这位力求平稳、以“仁”治天下的官家,瞬间陷入了巨大的被动。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赵祯身为享国数十年的官家,是不可能犯下“授人以柄”的低级错误的,做任何事情,都会给自己留有余地,方便让自己始终处于“仲裁者”的位置。

    所以哪怕有削弱太学势力的这个意思,他也不会明着跟欧阳修去说,只是暗示一下,然后把差事交给欧阳修,至于欧阳修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他更不会给出一个明确的指示。

    那么,欧阳修是没有体会到他的真实意图,还是在装糊涂借势用势呢?

    赵祯觉得,大概率是后者。

    因为欧阳修不是他的提线木偶,欧阳修也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将古文复兴运动进行到底。

    所以眼下这个局面,其实欧阳修是有负圣恩的,是在裹挟着官家,让官家给他善后。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不管官家是否授意欧阳修去削弱太学,点欧阳修做这届礼部省试的主考官,总是没得跑的。

    所以,赵祯自己点的主考官,那么无论捅出什么篓子,只要不是科举舞弊,那他就必须帮着善后。

    否则的话,影响的是他这个官家的威信。

    赵祯沉默片刻,目光投向殿外的天色,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宣德门外那群情汹涌的太学生。

    “传口谕。”

    赵祯的声音很平静,这几十年来,大风大浪见的多了,欧阳修做的如此决绝虽然让他有些恼怒,但也并非是什么难以处理的棘手事。

    “着开封府、殿前司严密监视,务必维持秩序,严防冲击禁中,伤及无辜.但不得擅动刀兵,更不得随意锁拿士子。他们都是举人,纵有过激,亦不可失了朝廷体面。”

    大宋跟其他朝代不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