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陆省元的排面(3 / 11)
bsp; 陆北顾上前一步,躬身双手接过,入手果然很沉。
“此番高中省元,离不开国子监诸位师长教诲,国子监之恩,学生永志不忘。”
这话,陆北顾说的格外真心实意。
虽然是公平交换吧,但与太学一战之后,国子监确实给他提供了极为优渥的衣食住行条件,并且将全部的师资和藏书都向他开放了,这对于陆北顾有一个安稳、舒心的备考环境,以及提升科举实力,是非常重要的。
再加上,这么沉的一块金牌当奖励,你换谁来,谁不感激呢?
毕竟这世界上,愿意说一堆惠而不费漂亮话的人很多,但愿意给你能换京城一套宅的金子的人,可真不多。
物质是物质了一点,但这才叫诚意不是吗?
陆北顾这话说的很真诚,杨安国闻言,脸上笑容更盛。
他重重拍了拍陆北顾的手臂:“休得过谦!文章华国,笔扫千军,这是你自家真本事挣来的!我国子监得此佳讯,扬眉吐气,老夫亦是心中快慰!”
之所以下这么大的血本,除了国子监确实经费充裕以外,杨安国也有他的谋划。
本来国子监面对如日中天的太学,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但在今年,在嘉祐二年这个时间点,杨安国看到了希望官家不愿意太学一家独大,那以后就势必会扶持其他学府与太学对抗,眼下能马上扶持起来的,除了国子监还有哪家?
那么对于杨安国来讲,在与太学对战中战胜刘几,并且在这次礼部省试里拿下了省元的陆北顾,就成了他最需要力捧的人才。
“千金买骨”这个道理他还是非常清楚的,只要把陆北顾跟国子监绑定到一起,那么以后对国子监进行改制以及扩大招生,就有了金字招牌。
为此,杨安国甚至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在官家那里尽全力给陆北顾说点好话,尽可能地让陆北顾在殿试里提前拿到些印象分。
毕竟,殿试跟省试不同,官家管不了省试排名不假,但殿试可是官家亲自排名的。
而官家对于某个考生的印象,其实是会极大地影响最后的殿试排名的。
与此同时,就在国子监给陆北顾举办极有牌面的庆祝仪式时候,国子监的胥吏们也抬着沉甸甸的箩筐来到了东大街上。
箩筐里是已经被剪断了绳子的散铜钱,他们向西沿着东大街往南熏门内大街以及西大街的方向走,随后毫不吝啬地抓起一把又一把的铜钱,向着街上过往的行人、车夫、小贩,乃至附近店铺的伙计,用力抛洒出去!
“叮叮当当”的铜钱落地声,伴随着胥吏们自豪的宣告,响彻了开封南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