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饯梅公赴杭》(3 / 7)

加入书签

道:“晚辈陆北顾,拜见梅学士。”

    梅挚得知当面的年轻人是陆北顾,便温和地虚扶一下:“省元郎不必多礼。”

    陆北顾从袖中取出早已写就的诗笺,双手奉予梅挚,朗声道:“晚辈谨呈拙诗一首,聊表敬意,为公饯行。”

    “《饯梅公赴杭》

    玉陛承恩重,霜台戢羽鹓。

    风清吴会笔,月冷浙江辕。

    谏草焚应尽,鲈莼意尚繁。

    临歧无别语,不系去来痕。”

    诗用上平十三元韵,格律严谨,以飞鸟比喻梅挚,既贴合梅挚身份遭遇,又精准地道出了此次送行的微妙背景,更对梅挚的品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梅挚读罢,看了陆北顾一眼道:“省元郎此诗深得我心,多谢!”

    日头渐高,随着梅挚与众人都叙话了一圈,登船出发的时辰便快到了,仆从也上前提醒。

    此时,亭外临时设下的桌案上,饯行的酒盏已然斟满。

    梅挚举起身前酒盏,环视众人,朗声道:“梅挚多谢诸位今日相送!山水有相逢,诸君保重,后会有期!”

    言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齐声应和:“梅公保重!”

    饮尽饯行酒,梅挚不再多言,对众人拱手一揖,转身上了马车。

    车声辚辚,队伍缓缓启行,向着东南方向而去。

    欧阳修、梅尧臣、晏几道、陆北顾、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颐、程颢一众人等,依旧伫立在长亭之外,目送着车队渐行渐远。

    春风拂过,带来刮起来的土腥味与新草的清香。

    此次声势浩大的送别,如同一则宣言,向天下宣布了他们的立场。

    无论日后他们或亲密无间、或反目成仇,但在此时此刻,在捍卫嘉祐二年礼部省试结果这件事的立场上,他们是绝对一致的。

    梅挚的车队已经消失在官道尽头,然而长亭外的众人却未立刻散去。

    ——接下来干嘛?

    按理说,应该是各回各家了,但这让人多少觉得有些不尽兴。

    这时候晏几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然我等相聚不易,不如借此机会,就近寻一处清静所在,再小聚片刻,以慰劳顿,诸位意下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