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只知听命(3 / 4)
“只是其他诸国学子大抵不会于我朝为官,故此今年科举取仕只有百人。”
李景隆清楚按照朱标的性子,绝不会念及大明与诸国的关系,刻意将其他诸国学子抬上榜单,亦或是落榜不中。
可老朱是否会如此,他却有些拿不准。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朱标面前没有提及诸国学子中榜人数,而此时老朱还没有发问,他便直接言明的原因。
“诸国学子若真有才,纵然不为我朝效力,也理应上榜。”
“只是安南的学子中,有多少人中榜?”
“十三人!”没有片刻犹豫,李景隆当即说道:“二甲五人,三甲八人,共十三人。”
语罢,李景隆虽未继续开口,可一双眸子却仔细注视着老朱身前的杯盏。
安南不臣,大战在即。
既然老朱提及安南学子中榜人数,想来便是有意针对。
在还没有弄明白老朱是何态度之前,他自然不会率先开口。
只不过!
和思虑再三,只等老朱表态的李景隆不同。
徐允恭听后当即怒声道:“安南贼子先前曾意图行刺陛下,还生出大乱。”
“若非陛下早有准备,不知道这些杂碎要闹出多大的幺蛾子。”
“如今我朝将士既已开往安南,自然也就不需再讲什么情面。”
“太上皇,即便不将这些安南学子逐出我朝,也当革去这些人的功名!”
和提及安南便异常愤慨的徐允恭相同,一旁的邓镇也是连连点头。
而听到他这番话,老朱咂吧砸吧嘴,转而看向李景隆道。
“咱有个差事需要你去办。”
“微臣领命.....”
不等老朱说什么差事,李景隆当即起身便是领命。
见他如此,老朱笑笑,温声继续道:“此次科举你虽为副考,可诸多琐碎都皆你劳神。”
“如此算来,此次及第士子当称你一声座师才对。”
“微臣不敢.....”
没有理会当即否认的李景隆,老朱继续道:“既有这份师生情分,由你召见那些安南学子,令他们留在我朝任职,也算情理之中。”
“九江,此事你可愿办?”
“微臣必不辱命!”
当看到李景隆也不多言,更没有陈说此事艰难。
领命过后当即便要起身去办。
此刻老朱对李景隆当真是愈发欣赏了起来。
叫住准备离开的李景隆,老朱语气格外和缓说道:“此事自然困难,倘若那些学子不愿领命,也不必强求。”
“你只需告诉他们,我朝对其国兴兵乃因其朝不恭,悖逆乱德这才引的我天朝大怒,引的诸国皆为不悦。”
“让他们留任我朝,也是给他们一份恩典。”
“太上皇放心,微臣明白。”
“好!”
老朱看了眼旁边的李文忠,旋即意味深长道:“先前咱请宋濂、叶琛等大儒教你父亲文章,本意乃是想文臣那边也能有咱老朱家的人。”
“可没想到你爹却也是难得的将才,咱也实在不忍让他终不得志,遂而便也准他领兵。”
“只是你!”
老朱顿了一下,仔细打量起眼前的李景隆后,这才问道:“九江,将来你是想似保儿这般,统帅一军。还是坐镇朝堂,替标儿分忧?”
随着老朱这话落下,原本半醉迷离的李文忠顿时打起精神。
就连冯诚、邓镇几人也不由郑重了起来。
而面对老朱的问话,李景隆一时也有些茫然。
原地愣了片刻后方才咽了下口水,仔细回道:“舅爷爷,小子无才,也不晓得以后咋个才能给陛下分忧哟。”
“不过我就晓得一点,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