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万历首辅17(2 / 2)

加入书签

脸色有些发白,但还是稳住了声线,重重点头。

朱厚熜摸摸下巴的胡子,一条行事准则填满了他的脑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白莲教?赵全?哈哈哈。希望这两个人真的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朕就能少折腾一下,有更多的时间修道了!

“张居正在各处提前布置好了兵力,俺答汗率领的三万精兵在明军的阻挡下,丝毫没有发生变化,不仅让鞑靼见识到了明朝仍旧可靠的军事战斗力,还促进了鞑靼的求和。”

“俺答汗没有攻下任何一座堡垒,这让俺答汗自己建立国家的信心遭受到了打击,同时对于明朝的恐惧之心,再次出现。”

“赵全的谋划落空了,他还是被鞑靼绑了起来,用作交换把汉那吉的筹码,其他背叛了大明的人,也同样在此次被鞑靼交还给了明朝。”

“把汉那吉到达大明后,当朝皇帝,隆庆帝朱载坖便给了把汉那吉一个官职,指挥使。”

“当他回到鞑靼,身上穿的衣服,带回去的物资,更是让鞑靼人垂涎三尺。”

“此次议和,大明提出了五个条件,第一,大明可以善待把汉那吉,甚至授予他官职,但是若是俺答汗想要将自己的孙子接回来,那么就需要拿当初投靠鞑靼的叛贼来交换。”

“第二个条件,立即停止战争,双方均不能再次交战。”

“第三个条件,鞑靼要对明朝进行朝贡,承认明朝宗主国的身份。”

“第四个条件,大明要为鞑靼赐封号,第五个条件,大明需要与鞑靼开通互市,尤其是马市。”

“俺答汗接到大明的议和条件后,犹豫了一小段时间,就果断地同意了,双方停战,握手言和,大明朝廷给俺答汗赐封号为顺义王,每年,鞑靼都要向大明进献五百匹战马,大明则需要回赠价值相当的丝绸等中原才有的物品。”

“被押送回大明的赵全等人,则是送到北京后被凌迟处死。”

“隆庆议和之后,大明北部的边防就相对来说非常牢固了,北方边境上从此少有战事,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